明王朝的纷争:三

,回来便一病不起的躺在床上。等到了第二年春天,朱标就不幸去世了。朱元璋老年丧子,极为悲痛,随即便出现一个难题让他不得不从悲痛中分心。就是要在他二十六个儿子当中选出其中一个做皇帝,所以这二十几个儿子都成为了皇帝候选人。环顾历朝历代在争夺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兄弟互相争杀屡见不鲜,选谁来做接班人成了朱元璋心中一个天大的问题。

朱元璋希望为皇位找到一个合法继承人,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先前的太子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虽然不很勇武他但性情温和而有教养,在众多皇子又是最特别的一个。

明太祖虽然对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为了王朝日后的利益,他仍把长子朱标看作最恰当的继任人选。使朱元璋的震惊不已的是,他辛苦栽培的帝国继承人朱标竟然在他的盛年中死去。按照流传下来的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不幸早夭。于是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进入朱元璋的视线中。

朱元璋对朱允炆的表现十分满意。朱允炆这个人和父亲性格相同,且十分孝顺,在朱元璋身患疾病时日日夜夜不辞辛苦的照顾朱元璋,令朱元璋对他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皇太孙。

朱元璋按照中国一种叫做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宗法制度,立朱标的儿子年仅十五岁的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于是一个最不可能当上皇帝的人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朱允炆的叔叔燕王朱棣,极度不满意父亲对皇位的安排。按照明王朝当时宫中制定的礼仪,朱允炆在殿上、在朝中要和这些诸王见面的时候,按理说这些王都是他的臣下,应该给他行跪拜礼。可是这到下了朝,到了后宫中,朱允炆就要给这些叔叔们行跪拜礼,叔叔实际上比高他一头。因此,那个时候的朱允炆就实实在在地感到了诸王对他的威胁,消藩的念头早就萌生。

朱允炆即位后把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三位儒家师傅引为心腹,对这几位老者说的话十分重视。但毕竟他重用的都是一些文人,纸上谈兵的本事哪里会敌得过身经百战的亲王。所以注定他的消藩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很快在消藩的第二年便失败了,燕王朱棣成功称帝。

等启辰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身处明朝皇宫大殿之上,脑子里飘过无数个朱允炆和朱棣的故事。

启辰揉了揉眼睛,只见小个子劫匪身穿龙袍坐在龙椅之上,在他身旁站着同样身穿龙服的大胡子劫匪和猥琐劫匪,当然还有他的师傅也在,居然穿着明朝官服。

启辰懵逼了:“游戏还是穿越?”

“报告指挥部,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