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能拥有你,你亦无须勉强

了头,那些阿姨们就会众口一词地历数种种有关单身妈妈的各种艰辛,然后顺带抱怨她们同样不在身边的孩子们。曾有个阿姨动情地说道,儿子去国外读书多年,因为机票贵,春节也总是没法回来,所以年年春节她都是以泪洗面,心里实在是难受、委屈。

说着说着,我妈妈的情绪就被阿姨们带动,拿起餐巾纸默默拭泪,若是一时激动起来,还会忍不住轻轻捶打我两下。

如今这个时代,要说家里对孩子没有一点期待,那是不可能的。不管是男是女,都投入了大把精力与金钱栽培,总是希望他们多少能够有所作为。

而“有所作为”在社会目前的环境之下,大概就是指在一线城市里立住脚、有好房好车、受人尊敬、工作体面了吧。他们也清楚,如果把孩子留在家乡小城,职业的发展空间是远不如大城市的……

但就是受不了身边朋友晒幸福的瞬间:人家孩子在身边,去医院有人陪,住院不用自己操心。如果有了第三代,那就更幸福了,孙子们小嘴一张,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喊得那叫一个甜。

只要孩子在身边,每个礼拜都可以见面。就算自立门户了,周末总还是可以回家吃一顿饭的。

只要孩子在身边,随时随地可以照“全家福”,随时随地可以自驾游——小城别的没有,好山好水多得是。

只要孩子在身边……

孩子在身边,总会有更多的乐趣,这对老人而言,是莫大的安慰。

可孩子们,总是想着在最好的年纪能够看更大的世界。人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蹉跎,如果在年轻的时候不努力高飞,未来怎能不后悔?

孩子和父母,在亲情绳索的两端拔河。因为爱,谁都想让另一方离自己更近一点。

3。

做了母亲之后,才越发地能够理解父母和孩子之间感情的种种羁绊。

某一年,妈妈来到我的城市探望我。晚上睡觉时,我们挤在同一张小床上。第二天清晨,我被细微的歌声唤醒,发现她正一边唱歌,一边轻轻地拍打着我的背。

“这是小时候我总唱给你听、哄你睡觉的歌,记不记得?”

当时的我,觉得妈妈的行为简直无法理解——问一个已经二十多岁的人是否记得自己婴儿时期听过的儿歌,还有比这更荒谬的问题吗?而有了女儿之后,我才突然真切地明白那种感受:我也希望她能记得我对她说过的每一句话、唱过的每一首歌;我希望在未来丰富多彩的生活里,我始终是她永远不会被忘记的人;我也希望她能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分钟,并在成年之后,告诉我那是她最美好的回忆。

做母亲,就是不断与自己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搏斗的过程。稍不留神,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