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围巾送给男朋友,那个没有男朋友也对织围巾不感兴趣的姑娘,就会成为寝室“卧谈会”重点关注的对象……
如果这个与众不同的人是你,你认为你会收获赞许的眼神,还是被嗤之以鼻——都不和大家玩,一点不合群!
那如果被扣上了“不合群”的帽子,你是决定立刻展现亲民姿态,还是坚持做自己?
很可能,你就是和他们不一样,这不是你的错。他们也许有一万个理由说明他们的生活非常完美,但你只需要一个理由就能够继续做自己。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你不需要负责让他们满意,他们也不能负责让你的人生无憾,那不如,各自管好自己的生活,各自上路。
这个世界上,哪怕通向同一个目的地也从来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直走,可以绕弯走,可以走水路,可以从天上飞,对了,估计他们不知道滑翔伞可以滑行很远吧?哪怕是一板一眼的数学题目,对同一个结果,也宽容地给出了很多不同的解析过程。
4+5=9,2+7=9,1+8=9,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选择如何消耗掉这一生,只关自己的事。
2。
我自己就是个异类。有很多先天因素决定了这一点,当然更多的是后天选择。
首先,我个子太高。我知道你们都会说“个子高多好啊!很多衣服都能穿啊!”但是请参照网络上流传的“一个170女孩的心酸历程”,你们就会知道一个个子太高的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人格不稳定的青少年时期,需要多大的自我开解精神。
因为你个儿太高,把你当成女孩的人不多。没办法,初中的男同学们都还只有一米四几的时候,我就奔一米七去了,这怪我咯?所以那还能怎么办,当大排头呗!比所有的女生高就算了,比所有的男生还高就很悲剧了,这让粉色的少女心到底往哪儿搁!
其次,我关注的东西和我的朋友们好像不太一样。我的朋友们都很可爱,但可能是我早熟,或者是因为太早看了什么奇奇怪怪的书,一个女孩儿十几岁就整天纠结人生的意义之类的问题确实是有点诡异吧!大概是太早就开始纠结这些问题,所以后来更是一门心思地做自己。
当然要为自己奋斗好的生活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到人生的热情所在。在十九岁的时候,我就认识到,人是靠自己的热情活着的。衣食无忧很重要,但人大概是唯一一种,如果仅仅是衣食无忧地活着,反而会抑郁的动物,喂,这人生总应该有个出口吧!总不能就是每天三顿饭然后买买东西就完事儿吧!
这就是我开始写作的最初动力。写作是我的热情所在,我喜欢手指敲击在键盘上的节奏感,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