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相遇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如果你记得,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1。
一直觉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微妙而奇特的。最亲密的朋友可能很多年都不会联系一次,但电话一接通可能就责问——你怎么这么久没请我吃饭?中间那些从不联系的年头,好像一下子就被按了快进键,瞬间可以忽略不计。饭热酒满,大家还是当年的青葱少年。
而有些人,尽管客客气气地请进了电话通讯录,但有事情不会联系,没事情更不会联系,当时见面时的热络,更像是一股青烟,随手一挥,就散了。
如意和这个男人认识的时候,海上正起着大雾,这班航船已经漂荡了三个小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靠岸。如意有点后悔,为什么自己要选择坐渡轮前往澳门?好不容易加班赶工得了一日空闲,结果眼看着半天就要在这渡轮上耗过去了。
男人坐在如意的身边,之前一直在与一款手机游戏搏杀。到了这会儿,也终于坐不住了。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男人是澳门本地人,在深圳工作,打算抽空回澳门办点事情,却不想和如意一同耽搁在了这班渡轮上。
男人戴一副眼镜,长着一张典型的广东男人的脸,但好在身材够高大。在短时间里,他跟如意讲了自己在美国读书的故事、在深圳的工作以及在澳门的少年回忆,几十年的生活,竟然一股脑儿地讲给了如意听。
甚至雾散之后,他还专程带如意坐赌场提供的免费巴士一路到了市区,热心地为如意指明了在澳门市区闲逛的最佳线路。
到目前为止,这都是一场最棒的偶遇。直到他拿出手机,说留个电话吧。
说来也奇怪,虽然那天在船上他们聊了那么久的天,但是存下彼此的电话号码后,他们却再也没有说过一次话。
大抵,和一面之缘的人成为朋友是很困难的。特别是这种前后不到两小时的交往,如果想要成为朋友,需要双方都付出巨大的努力。做朋友,与其将之比喻为破冰,不如将其比喻为粉刷墙壁。你需要的并不只是打破一个防备的界限,更需要全面地接触一个人生活的很多方面。
这就像是物理定律告诉我们的:接触面越大,摩擦力越强。
因为偶然认识的陌生人,交流之后彼此印象深刻,想要和对方成为朋友,甚至有可能的话,不只是朋友,这样的想法很容易理解。但除非是一见钟情式的不能忘怀,愿意千山万水地去突破各种阻碍,大部分时候,距离对于新生的友情,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阻碍。
哪怕欣赏,也不一定要紧紧抓在手里。欣赏一个人,不一定非要把她收藏进自己的电话本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