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什么就不求的,折煞叔宝了。”
李先生满意地点点头,不愧是他的得意弟子,不骄不躁,谦恭有礼,“以前都是你带着师弟们学些拳脚,你走后无人教他们了,所以我想着,等你什么时候有空了就回来看看,随便教他们几招。”
秦叔宝急忙应了下来,“等我有空了,我一定回来教师弟们,就是我不在,咬金也可以教的。”
、
静训看到李先生抚着胡子的手一顿,心中暗笑,让平时只会捣蛋使坏的学生教师弟们,想来没有哪个先生心会这么大吧?
不料,李先生异于常人,他只滞了片刻就恢复正常了,“也好,这孩子本性不坏,就是性子太急太直,要是再磨磨性子,加以引导,以后也会有一番大作为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力气像程咬金这么大的孩子呢。
“先生肯教导他,是他的福气,我先替他谢过先生了。”
李先生笑着摆手,“你可先别谢我,他早就厌倦了我这里,恨不得早日逃离魔窟,让他再来可是难上加难。”
秦叔宝狡黠一笑:“放心,我有办法。”
正在后山砍柴的程咬金不禁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他揉揉酸痒的鼻子,自言自语地说:“这是谁念叨我呢,快憋念了,打喷嚏打的我连斧子都握不住了。”
这边,秦叔宝问:“先生,你知不知道一个叫裴仁基的人?”
李先生想了想,说:“你打听这个人做什么?”
秦叔宝说:“我是偶尔听别人提起,觉得耳熟就打听打听。”
李先生说:“这人自小善于骑马射箭,后来做了皇上的侍卫,在灭陈的战役中,他冲锋陷阵十分骁勇,被授任为仪同。你听谁提起这个人的?”作为知识分子,虽然远在历城,但对朝中的官职任免是门儿清的。
静训这才想起这个人来,在他被授任仪同之后,还做了汉王杨谅的侍卫。之所以对这人有印象,是因为在杨广登基后,汉王觉得杨广的皇位来路不正,加之自己也有不可告人的心思,就举兵谋反了。当时,裴仁基作为近身侍卫,苦苦劝谏杨谅不要谋反,杨谅大怒,将他关进大牢里。后来杨谅兵败,他被杨广放出来大大嘉奖了一番,还升了官担任护军。
外祖母对此人的评价是:妙人。
可不是个妙人嘛,身为近身侍卫,他是最了解杨谅的实力的,若是搏一把最后也是个死,可若是劝谏呢?当时杨谅非常的缺人手,自然不会将他杀了,而且也不能杀,不然让别的将领心寒,如此以来,他就熬到了杨谅兵败,其他人死的死、贬的贬,只有他毫发无伤还升了官,不是妙人是什么?
回去的路上,两个人都有些沉默,没想到裴翠云的来头不小
(本章未完,请翻页)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