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顺,营养价值也比那些又细又小的泥鳅高得多,就好像陈年老酒跟新酒的区别一样。李清明还记得家里那只大黄狗吃了这条泥鳅以后,那不断伸出舌头舔嘴唇,回味无穷的样子。
泥鳅很让人佩服的一点就是它的生命力很顽强,有时候一条河干了很长时间了,表面的淤泥都已经龟裂了,依然能在底层的淤泥中发现它们的踪迹。当然,这也是它们的习性使然,如果雨水依然迟迟不来,淤泥都干透了,它们也只能死在里面了。
和泥鳅习性差不多的还有螃蟹,它们也喜欢钻在淤泥里,河边的石头底下岩石缝隙水草丛都是它们的乐园。李清明曾经不止一次的捉到过螃蟹,有一年大旱的时候他从河边那一个接一个的螃蟹洞中掏出一只个头很大螃蟹。旁边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对这只螃蟹之大感到很惊讶,随后他发表看法说不应该捉它,应该让它去盗水。这里所说的盗水是指螃蟹不停地挖洞,顺带着就打通了地层深处的水往外流的通道。这确实很有道理,年纪大的人经验就是多。
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的话,你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很多动物都喜欢晚上出来活动,可能在黑夜的掩护下它们比较安全吧,螃蟹就是这样的。李清明的爸爸小时候很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晚上拿着手电筒到那些小河沟里照螃蟹。那时候人口还没有如今这么多,环境污染也没这么严重,野生的动物昆虫都很多,螃蟹也不例外。有时候爸爸一次能捉一尼龙袋子螃蟹,这起码得有三四十斤重吧。
李清明曾经跟爸爸一起去照过螃蟹,它们沿着那些水很浅的小河沟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不少螃蟹。它们都静静的趴在水边,离自己的洞穴并不远,人来了也还是懒洋洋的,好像人们到自己家门口晒太阳一般。李清明跟爸爸捉了不少螃蟹,可爸爸还是说螃蟹的数量比以前少多了。
煮熟了的螃蟹不知为什么身上是金黄色或者红色的,这颜色看上去很诱人,可李清明还是没有吃,他把这些螃蟹都喂猪了。现在市场上螃蟹好几十元一斤,当年那些螃蟹真是可惜了。
(本章已完)
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