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自我实现第七次(3)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李清明好歹结了婚也有了孩子,一切宛如一场梦,梦醒了往日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昨天,是谁说时光可以冲淡一切?姥姥姥爷相继去世,李清明的上一辈纷纷升级做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家不再去姥姥姥爷家聚会,而是坐在家里等着自己的小辈上门来访。李清明懵懵懂懂的过着日子,总感觉一切来得太突然了,而他还没有准备好,难道这就是人生?一切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岁月,可恶而又可爱的岁月,偷走了你很多东西转身又给了你很多。

李清明的爸爸是一个好胜心挺强的人,至少他没受红楼梦中那些“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之类思绪的影响,他就有些看不惯李清明的窝囊样,有时候还会对他进行讽刺。对于这些情况,李清明也是有自己的态度的。李清明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不想过的太累,这是他自己的人生,他有这样的权利。其他人可提建议,至于采纳与否还是取决于李清明。这么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李清明的这种态度是很明智的。

其实那些长辈前辈也不一定总是正确的,当然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这相当于废话,所以,李清明记起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有一次李清明跟爸爸到山脚下的梯田里干活,那天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父子俩的心情也不错。李清明看到地边上的一丛荆棘开着淡黄色的小花,翠绿的叶子闪着光泽,枝条随风摇曳,不禁感慨了一句,说这丛荆棘欣欣向荣。

这时李清明的爸爸立刻反驳说“欣欣向荣”是形容事业蓬勃发展的而不是说草木长得好的,顺势又是一顿讽刺。李清明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自己说的是本意,而爸爸所说的情况虽然多数人都知道也都这样用这个词,但那确实只是这个词的引申义。后来,李清明翻开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找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句子。可是,在这样的铁证面前,爸爸还是不松口。

李清明的爸爸也曾有过外出闯荡的经历,那是属于他的光辉岁月,小时候在饭桌上他总是提起,少不得在此讲上一讲。有些家长喜欢在饭桌上教育孩子,常常是因为一点小事而引出过去的积怨,继而不可收拾,滔滔不绝,好好的一顿饭成了思想教育的课堂。更有愚蠢的家长以为自己多么高明,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这样,形成了习惯。

这也难怪,毕竟只有吃饭的时候大家才是坐在一起的。有的孩子不敢反抗,闷头听着,一口饭噎在嘴里,别提有多难受。有的脾气大点的则拂袖而去,饭也不吃了,家长火气再升,到最后可能演变成吵架。专家说,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个做法一点都不好。最明显的一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