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中发生的,李清明也没办法。让他感到有点不安的是他最先想到的竟然不是那两位长时间困在灯笼中的老师,毕竟人家已经在里面很长时间了。虽然他们看上去似乎睡着了,并没受什么折磨,而且现在回忆这些也没什么用,但对于向来尊敬老师的李清明来说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为了减轻这罪过,李清明开始回想这两位老师的一些事情,即使没有作用,这样提前准备一下将来正式回忆的时候可以更全面一点。
李清明大学时候有一位教语文女老师,此人比较情绪化。李清明个人觉得这应该是作家或者艺术家气质或者天赋的一种,只可惜于教学没什么好处。很多学生不买她的账,让她的教学生涯屡受挫折,最后她做了学校里的一名图书馆管理员。
李清明倒是很懂她也很欣赏她。李清明得过图书馆组织的征文比赛的奖,她似乎认识李清明,李清明去她负责的那个图书室的去借书,发现她在对着自己和蔼的笑。李清明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连个招呼都好意思去打,真的有些弱爆了。以后李清明又遇到过这位老师几次,每次对方给李清明一个灿烂的笑容,就像当初农情柔一样。
最后,李清明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不过仔细想一下,这不正是可爱之处吗?具有李清明特色的邂逅。如果真像市井之人那样臭气相投,然后利益交换,反而不美了。记住,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李清明自己系里的辅导员王老师,是一个很雷厉风行的女人,高升到学工处后也组织了一次征文比赛。那时候李清明的兴趣正在写东西上,碰到这种情况就要投稿的,至于组织者是谁,他从来都没管过。然后有一天,这位前辅导员碰到李清明,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笑脸。李清明有些不明所以,也就没敢接。
后来李清明也没获奖,这时候他想起了那个笑容,二者之间也就这点联系了。如果有高人给李清明算一下命的话,他应该既清高又有傲气,反正是独辟蹊径闲云野鹤的那一类,不能与世俯仰。说白了就是不适合混前途,毕业以后他到处碰壁,一直不如意,一辈子似乎也就这样了,性格决定命运。
当然,从李清明的角度来讲,如果他知道是那次征文是自己的前辅导员组织的,可能就不会投稿了,因为要避嫌嘛。估计王老师也是这么考虑的。都说官场很险恶,职场又何尝好混?王老师能够高升必有其过人之处。
关于王老师,李清明其实并不想在文中掺杂过多的个人观点,那么就说两个具体的事例让大家来评价吧。
有一次,学校里发生了盗窃案,整幢宿舍楼里很多人的手机还有电脑等贵重物品丢了。校方报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