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他也肯定会选择在明代用八股取士,将读书人那自我禁锢的思想废物利用,打造一个专治但是效率十分高的帝国——虽然历史上的朱元璋因为一系列睿智的操作,并没有成功。
只不过萧文是一个有脑子的人,虽然他有时候也会用经验来判断眼前发生的事情。但他还是会常常提醒自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他没有因为历史上朱元璋这么做有他的道理,就觉得这个世界的朱元璋也应该这么做。
诚然,明朝的读书人虽然已经自己禁锢了自己的创造力,哪怕朱元璋给他们自由宽容的环境,他们也搞不出什么靠谱的学术成果。
但是在这个世界里,读书人可不是全部都像明代的读书人那样,思想僵化,不负责任,不明事理。
秦的读书人,都是一群受过法家良好教育的存在,这群法吏对于法学的理解,法律的应用,已经到了一种驾轻就熟的地步。相应的,他们也知道如何通过调整法律,来维持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事实上,虽然秦代有着条条框框的法律,可秦代的法律,是中国历史上变更最频繁的法律。几乎每年都存在着法律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就是出自君王和法家读书人之手。
而汉国就更不用说了。历史上,汉初的中国秉承着无为而治的思想,原本在秦朝以及秦末战火中遭到打击的诸子百家,都逐渐得到了恢复。
如果不是后来董仲舒跑到汉武帝那里说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汉代肯定会延续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有这两个国家带领,其他国的学术也多多少少充斥着自由与创造力。八股取士,也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政策。
(本章已完)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