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还有一位高人?

人,不惜降尊纡贵,多次登门拜访,请胡昭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但由于胡昭厌恶仕途险恶,因而对袁绍之邀‘坚辞不就’。后通过与袁绍的几次接触,看出袁绍嫉贤妒能,为防不测,遂悄悄地逃离冀州。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发布‘唯才是举令’后,颍川大批仁人、志士纷纷投靠曹操。求贤若渴的曹操得知胡昭乃不可多得之人才,连续多次派人请胡昭出山入仕。但胡昭仍旧‘信然不起’。后来曹操仍不厌其烦,再次相邀,事出无奈,胡昭只好去面见曹操,自陈胡某乃一介村野民夫,无军国之用。曹操见胡昭态度坚决,难以挽留,只得慨叹‘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听任胡昭回归故里。

随后胡昭隐居陆浑山中,开馆办学,教化四方,其所在三百里山川之人,皆明礼而无私斗,实乃三国乱世中少有的世外桃源。此人一生,由于隐居不仕,因此不像诸葛亮在政治、军事方面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名动天下。然而躬耕办学、施教乡里而功在四方。可见此人与诸葛孔明虽因境遇不同而各有千秋,但都不愧为一代英才,世代为人称颂。

长长满满的一大篇履历摆在司马健眼前,让司马健看得都有些眼晕。直至看完之后,界面上的介绍攸然不见,司马健才恍然有所感悟:这游戏系统分明是在调戏自己嘛,不是人家胡昭没本事儿,实在因自己见识浅薄不闻知啊……

不过,话说回来,一眼能看破袁绍凤羽鸡核的本质,还能从曹阎王那里全身而退?这当真顶了不起了。一时间,司马健看着胡昭的眼神儿都有些不对劲儿了。

而这一刻,猛然觉察到司马健开始异样的胡昭,神情反而变得尴尬起来了,假意咳咳了两声后,开口说道:“没想到,你一朝晕倒后,果然灵智大开,连懿儿故意戏弄为师之事都看出来了。”

嗯?

有猫腻?

就说嘛,司马懿那个鹰视狼顾的家伙,怎么可能吃了自己一顿饭就想着替自己出主意了。不过,这胡老师似乎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啊……果然,穿越在这个家里,人人都是妖孽。

“嗯哼,懿儿所为,的确孟浪了些。然毕竟年少贪劣,不知先生苦心,还望先生莫要怪罪。”司马健假意惺惺地说着,期望着能从胡昭这里诓出一些什么出来。

果然,胡昭不疑其他,开口便道:“懿儿知我家人抱恙,故意令你前来将此信送至颍川。假如我所料不差的话,待你归来之时,他必会将信中所言的轻微小症改为不治之症,诓骗我回家尽孝。如此一来,此地再无人约束于他,指不定那时他都能将整个司马家掀出天来。”

咦?

果然高人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