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司马健镖局,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不过,司马健的心情还是很舒爽的。
这一次中平元年动手,让他兵不血刃就带回了二百贼寇,实在有些满载而归的意思。当然,这其中有抄掠贼寇老窝、收缴赃物的关系,但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满足。
什么叫名气?
就是你出去之后,不用打上一仗,只需报出自己的名字出来,那些人就乖乖缴械投降——这就叫名气!
很显然,如今的司马健在河内已经是名人了。虽然,他出名的方式有些特别,但重点是名气啊,那些细节什么的,都可以不用那么在意嘛。
这二百人的处置其实也很容易,明日天亮的时候,司马健只要跟他大爷打个招呼,就能将这些人弄成流民身份,然后再迁到河内温县当中。而这一点,也是当初司马健冒着触怒刘宏危险也要做成的事儿。毕竟,没有官面上的关系,很多事儿都不能办得名正言顺。
二百贼寇听起来有些多,但如今司马镖局的规模完全吃得下。毕竟,有了朝廷平淮令这个官身后,司马健就负责着整个司隶一带的贸易往来,尤其河内附近的商贾大户,更是主动请求镖局运输货物。而一些小门小户,也会搭一搭镖局的顺风车。
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司马镖局运送的货物非但快捷安全,更可以免去路途当中兵丁的盘剥。货物挂上司马镖局的镖旗,那就是朝廷的商品,城门守兵们有几个胆子去找麻烦?这样算下来,比商家们自己运输要节省大量成本,他们除非傻了才不会让镖局运送。
去年冬末至今年春天,是整个镖局迅猛发展的一个时期。各地镖局虽然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头儿,但司隶一带还是司马镖局为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生意做大了,需求的人手自然也多,这二百贼寇可以说来的正是时候,只要扔给魏延调教一段时日,使得他们在兵营当中顺利转职后,就可以派上用场。
至于说忠诚问题,司马健向来是不担忧的。一来司马镖局的待遇几乎打破了这个时代的观念,许多人都还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时候,司马镖局已经出师的镖师们,都可以惬意地喝上一壶小酒儿了。
另外就是镖局的处置也十分严格,但最厉害的莫过于‘开除’。贼寇们先被进行几天洗脑教训,再被镖局福利待遇拴住心思后,最怕的就是被镖局开除。其实,只要进入镖局,见识了那些出师镖师们的生活后,就算是再桀骜不驯的贼寇,想对司马健不忠诚都很难。
否则,像周仓这种原本刚见司马健就想揍一顿、只想在黄巾失败后打打酱油的家伙,为什么一入镖局,今天就主动跟司马健说起话来?
至于黑山贼的事儿,眼下看来,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