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水平,是以十几丈长的松杉为条件的。如果松杉的长度可以翻倍,比如有二十多丈长,三十多丈长,那么水密隔舱的限制也会因此而翻倍。”应弘文解释道。
“原来如此。不过,真有那么长的松杉?”
“造船,又不是只有松杉一种选择。”应弘文想了想又说,“铁栗木就比松杉好,但是铁栗木也并非最好的选择。我听说云南缅甸和老挝那边,有非常大的山林,盛产一些巨木。也许,可以从那边运来一些需要的巨大木材,用作造船的原料。其他木材,则用松杉或者铁栗木即可。”
“如果真有巨木,倒是可以这样安排。”应石坚反复看过图纸,然后当即一拍桌子,“行,就按照这个,你重新画过就可以上交给郑大人了。咱们虽然要抓住这个机会,争取夺得头筹。但凡事不可过于强求,用心便好。”
“爹,你真英明。”应弘文笑道。
“行了,别给你爹灌迷魂汤了。吃饭,吃完饭你就回房绘图,明天一早赶快把图纸交给郑大人,以免夜长梦多。眼看着,这就要到最后期限了。”应石坚说着端起饭碗,先喝了口汤,入口鲜香爽滑,汤汁芳香四溢。
用过了晚饭,应弘文回到房中又仔细研究和完善了一下图纸,然后取出新的白藤纸,照着草图重新画了一幅图。船纸绘图和绘画又不相同,需要借用铭木尺,而且不能用毛笔,要用铅椠和双瓣合尖竹管笔共同绘制出来。双瓣合尖竹管笔的特点是线条尖锐细长,这样画出来的图纸不仅线条干净整洁,而且船只的结构也足够准确。画完船只结构图后,还要标记上各区域的精准尺寸,这样才算完成了一张图纸。
应弘文忙碌到了深夜,才将图纸画好。待墨色干透了,应弘文见图纸卷起来,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竹筒内收好。
“应吉,你去看爹睡了没?如果还没睡,就把图纸拿给他再看一遍,仔细算一下尺寸,如果有错我马上更改。”应弘文说着便把竹筒交给了应吉。
应吉连忙拿着竹筒离开书房,直奔应石坚的房间。应石坚房中的灯还亮着,应吉叫开了门,把竹筒交给了应石坚,并把应弘文的话学了一遍。
应石坚拿着竹筒便道:“你先回去,我看了之后明天告诉弘文。”
“是的,老爷。”应吉转身离开。
应石坚在应吉离开后,打开竹筒看了一眼图纸,应刘氏就端着油灯走了过来:“大晚上的,多费眼睛。不是还有几天时间?明早再看吧,你和弘兴一起算一下尺寸,如果有错让弘文重新画图,小半天就画好了。”
“也对。”应石坚打了个呵欠,将图纸收起来放到竹筒里收好,便熄了灯躺下睡了。
第二天应石坚起了个大早,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