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画好了?真巧,我让弘福也画了一幅图,你帮忙打眼瞧瞧?”应石强说着就把竹筒打开,倒出里面的图纸来。
应石坚一愣,旋即笑道:“弘福也画图了?我还真不知道他也会,那以后咱家里再有造船的事,忙不开就找弘福帮忙啦。”
“没问题,船场的事就是咱们家的事,他不帮忙谁帮忙!”应石强嘿嘿地干笑了两声。
应石坚便将图纸打开瞧了一眼,顿时皱起眉头。
应弘福比应弘文大了不到半岁,俩人却是一起启蒙,一起参加的童生试,结果应弘文不但考中了秀才,而且还是廪生。
廪生不只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而且每月还可以领取廪米六斗,作为奖励。且每年廪生都要复考,确保有资格继续领取廪米。
整个京城,廪生不过四十人,顾伟诸生之首。廪生不仅每月可领取朝廷发放的廪米,而且还有一定的地位,童子应试,必须由廪生保送,才可以入场考试。
应弘福考过了县试和府试,院试没过。院试三年两试,第一次没过,去年又考了一次,还是没过。再想考,就得再等一年,明年才能继续参加。
应弘福第二次参考的时候,是病着回来的,当时应石坚还以为是应弘福带病参加考试,才会临场发挥失误,没有考中。可是如今看来,也许是自身的原因?
“弘福这孩子,是不是该收收心了?我听说他年前年后,经常和朋友出去游玩,不会影响学业?”应石坚问道。
应石强一愣,便问:“可是图纸有问题,怎么突然说起这事?是我让弘福多出去走动,免得读书读傻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我瞧着这图纸,弘福可能在作画上颇有天分,可以朝这方面发展。”应石坚微恼,什么叫读书读傻了?
应弘福和应弘文有什么可比的?应弘文从小就聪明,启蒙的时候夫子就总夸他学东西学得快,而且还能举一反三。而且应弘文自小就是是船坞里长大的,除了读书之外天天在船坞里给船工们帮忙,打下手。等大了些,船坞忙不开的时候应弘文哪次没去船坞帮忙造船,不忙的时候他都三天两头往船坞跑,没活找活干呢。
应弘福呢,从小娇生惯养,这都十六了,小身板看着和女人似的弱不禁风。哪像应弘兴和应弘文俩兄弟,不仅长得好,身姿挺拔俊秀,身板也结实了。脱了衣服,这俩兄弟一身腱子肉,力气也大。
“这么说,图纸没问题?”应石强双眼一亮。
应石坚被噎的半天没说上来话,等这一口气上来便忍不住吼道:“画的不错,当画收藏还不错。图纸?敢问这图纸拿给船工,该怎么造船?造多大的船?大舵杆和绞关木又是什么尺寸?”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