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风还是冷的,吹得人直缩脖子,恨不得将身体钻进火炉里。屋内,却是暖的,火盆中的火烧得旺旺的,不时发出噼啪的声响。
桌上摆满了一大桌丰盛的食物,金黄色的猪肉锅贴,晶莹剔透的蒸饺,金黄油亮、软绵绵的金乳酥;京城极具特色的鸭血粉丝汤;还有加了红豆的梗米粥,甜糯可口的大枣莲子粥,以及几碟小酱菜。
除此之外,桌边一角放了三个小碗,分别一小碗用猪肩肉剁碎蒸出来的肉丸子,一碗黄酒蒸得又软又烂的驴肉,一碗用鳜鱼做的白龙臛。这些菜份量不大,显然是留给某个人享用的。
这会儿,应石坚和应刘氏,应弘兴早已经在桌前坐下了,应刘氏正在给应弘兴舀红豆梗米粥,门帘便被掀开走进来一个人。
此人穿着青色的交领道袍,外面披着镶水貂毛的白色斗篷,头戴六合统一帽,衬得玉色的面庞,如初晨洁雪。一进来,这人就先接过丫鬟递过来的热帕子,擦了擦手,同时又接过递来的热茶,漱了漱口。
“弘文,快来。昨晚又是快四更才睡吧,读书苦啊,熬心血,快吃点鸭血补补。”应刘氏见应弘文进来,急忙将舀了一半的粥碗随手塞给应石坚,转手拿起放在桌边的空碗就给应弘文舀了满满一碗的鸭血粉丝汤。
“娘,今天早晨可真丰富,辛苦娘了。”应弘文作揖道谢。
“娘辛苦什么,你才辛苦,每天都要读书到后半夜,太熬身体了,不补一补身体熬坏了娘要心疼死。”应刘氏心疼地急忙拉着应弘文坐下。
“天下读书人皆是如此,哪里只有儿子一人辛苦?娘,快别辛苦了。”应弘文哪敢让应刘氏搀扶,反而急忙站起来扶着应刘氏坐下,自己这才落座。
“小儿子你心疼,大儿子就我来心疼了。”应石坚看那边娘俩每天一早都要上演一场母慈子孝,便拿起被应刘氏弃在一边的饭勺,将饭碗里的粥填满了递给应弘兴,“多吃点,一会儿还得去船坞和作坊巡视一圈。虽然还在正月,但是订单比较多也催的急,明儿就开工吧。”
“说得好像我忽略咱家老大似的。”应刘氏转手就给应弘兴盛了一碗鸭血粉丝汤,“来,弘兴,你也喝汤,补补身体。”
“谢谢爹,谢谢娘。”应弘兴咧嘴傻笑,却是转手将鸭血粉丝汤推到了应弘文身前,“还是弘文多吃点,他得好好补身体。我可听说了那些参加秋闱的人从考场里出来都不是人模样了,还有昏过去被抬出来的。”
“难怪总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我和他们不一样,我除了读书还会帮家里干活,平时船场忙的时候我也会去帮忙,身体强壮着呢。”应弘文笑着把汤又放回到应弘兴身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