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如意算盘

李易稳稳的坐在卫帅府喝茶。他知道戚义父子需要走完一个心路历程,不过最终还是要投在自己麾下。后世戚家军余脉投到袁崇焕麾下,成了威名赫赫的关宁铁骑,让袁崇焕有了底气,敢和大清开战,当然袁崇焕也膨胀了,到后来居然敢和皇帝叫板,这情商和戚继光就差了几条街。戚继光一辈子精明得很。他行贿受贿、吃喝嫖赌、广蓄田产,和一般官员无二,让皇帝一看就放心。所以戚家军虽然强大无匹,戚继光还是落了个善终,比袁崇焕凌迟处死可强多了。当年戚家军被拆了个七零八落,混得不好的如永严之流,干脆跑到显通寺出家去了。只是戚家军自成一家,联络未断,尤其是戚义是戚继光后人,更是掌握了核心军官的联络方式,收拢起来未必不能独成一军。李易甚至盘算好了荡寇军的用途。他许了杜松西疆一省,那一省太大,李易怕杜松啃不下来,啃下来又怕杜松做大不好收场。戚家军和杜松是不同的军阀门第,把新成立的荡寇军投到西疆,一方面可以支援杜松,另一方面又可以制衡杜松,正是一招妙手。大明不要看烂了,可烂船还有三斤钉,收刮一下大明军队老底子,再成立一军不是难事。当然顺带着再次削弱了大明军力,真是何乐而不为。李易越盘算越开心,继而又想到了白杆兵。白杆兵也是晚明精华,秦良玉在原来历史是要接任山海关守将一职的,这一回也应该一并给他们安排个新的归宿。李易并不担心白杆兵被灭了。他已经仔细询问了西凉过来的信使,知道西凉城屯的军粮支应个十天半月没问题,节省点儿一个月也能对付。更何况城中还有大批战马,李易觉得秦良玉如果不是虚有其名,第一时间就会先杀马做军粮,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就叶尔羌那帮蛮人,会攻什么城?尤其是西凉这样的坚城。西凉城最大的困难就是怕外无救兵被困死,有秦良玉和白杆兵在,城被攻破那就是杞人忧天。“嗯,到了西凉一定要从万历帝手中把秦良玉要过来,让白杆兵也荡寇去!”想到这李易心情更舒畅,有心哼两句小调,就见戚义父子一脸郑重走了进来,李易知道自己逼宫有效,两人是下了决心了。李易见两人太过严肃,也不在意反客为主,热情招呼戚义道:“戚将军,叶尔羌人癣疥之患,宁远此去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是必然,您无需多虑。”戚义暗暗叫苦:自己要决定的是未来,能不多虑吗?不过他还是坐了下来,换了笑脸道:“司令,宁远得司令器重,我这做父亲的也脸上有光,定当全力支持。只是我父子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李易道:“您尽管说。”戚义道:“听说开荒团各级都有监军,荡寇军也请您派出监军。”李易望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