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被周旭发现,就必然会呈到皇帝面前,成为确定他罪行的证据。

关山已经去送信了,杜漓玥坐在院子里,笑的一脸自得,她这招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过了一会儿,流珠忽然走了过来,欲言又止的模样。

“有什么话是不能告诉我的?”杜漓玥问道:“想说什么就说吧。”

“郡主,主子让我给你带句话。”流珠为难的清了清嗓子,学着萧珏的语气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厚。”

这是《荀子·劝学》的句子,结合起来便是指责她不知天高地厚,骄傲自满。

杜漓玥嘴角一僵,咬牙切齿的看了看天。

萧珏难不成是开了天眼,他到底是怎么知道她此刻正得意的!

子时的天色被薄雾笼罩,今夜无星,到处暗茫茫一片。

宫中的探子都是世间少有的高手,无声的跃过房檐,黑衣与夜色融为一体,直往周家而去。

周旭丝毫不知自己已经被皇帝怀疑,杜清远下狱,总算了了他的心头大患,在屋子里睡的正酣。

探子揭开瓦片跳入书房,猫着腰打开了一格格的书柜,书房外不断有巡夜的家丁走过,探子小心翼翼,鼻尖浮起了一层汗。

周旭一个武将,书房里的藏书自然是少极了,探子翻了几下便翻完了。

他正思索间,目光忽然移到了墙角的花瓶中,探子眯了眯眼睛,摸索着花瓶的内部,却空空如也,他皱起眉头觉得奇怪,却看见桌上的砚台形状有些奇怪。

这砚台足有两个手掌之大,若是出现在文官屋子里,探子或许不会起疑,但周旭一个武官,寻常处理公文的机会甚少,用这么大的砚台做什么?

探子拿起砚台仔细一看,才发现了一条几不可查的细缝。

沿着砚台内壁的凸起摩挲而去,不多时那细缝便松动了出现了一个凹槽,他从凹槽中抽出一张叠好的纸条,打开一看,顿时微微收缩了瞳孔。

纸上赫然是班云写的那六个字,探子不敢耽误,立刻跑出书房往皇宫去禀报皇帝了。

所有人都知道,最近太子的情绪非常暴躁。

前不久礼部侍郎胡燕山被处死了,这几日周旭又以渎职罪判秋后处斩,这都是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如今通通没了,他的势力大大受损。

而一封从周旭房中搜出来的信,更让他和皇帝父子离心。

派周旭去江州烧粮草的命令的确是他下达的,只不过是口谕,根本不可能有纸件留存,可偏偏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封信。

粮草到,即刻烧。

短短的六个字,坐稳了他的罪名。

他想辩驳,却压根无法申辩,粮草一事的确是他做的,而纸上字迹俨然就是他的笔迹没错,一丝纰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