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连日来溺在御书房看书,前线的奏报她也听了不少,却依旧一头雾水,听不出个所以然来。
她想着,自己得找个老师,不然整天傻乎乎地看书也没用。
“父王,”唐雎看晋王拿着那份奏报皱眉,问,“您怎么了?”
“秦川离城一带连日大雨不断,打起仗不方便,也不知要拖延几日。”晋王想要速战速决,拖得时间太久对自己不利。
唐雎一手撑着下巴,“下雨便不能打仗吗?”
“雨天路滑,行军粮草不便,秦川北部多山地,要时刻谨慎。”晋王指着地图跟她说。
唐雎凑过去,看着地图,半晌后道,“那将离城要塞围了如何,左右一座城池,没有粮食他们坚持不了多久。”
“离城的存粮有两年之多。”这就是晋王担忧的事情。
唐雎还是第一天知道这件事情,她想了想,“父王,那便诛心。”
晋王眉头舒展开来,“哦,阿雎想说什么?”
“韩家军不见得铁板一块,何况将士们都是晋国人,他们的家人也是晋国人,找人给他们写信,然后想办法送进去,军心动摇,自然打的赢。”唐雎这几日还在看《苏秦张仪列传》,很是佩服二人的本事,凭着一张嘴说遍天下,怎么说都是他们有理。
唐雎这个办法不算聪明,晋王和一班大臣也早就想到了。不过他们都十分默契地没有说出来,因为不管是晋王还是被重用的宋丞相一派都没有说出来。
憋了多少年,所有人都想证明自己可以光明正大地打败韩氏,连身在前线的贺将军都一样,他训了十年的秦川军,等的就是和韩嘉一较高下。
赢就要赢的光明磊落,一干儒臣和北方的军汉们,心里便是这样想的。这对树立君王将相的尊严非常重要,尤其是对目下的晋国来说。
对内,要让百姓臣服,对外,要让外敌感到威慑。
唐雎当然想得更简单,赢了就好。
“阿雎,策士的法子,有的管用,有的不管用。”晋王道,他觉着女儿这么看书看下去可不行,万一长歪那就不好了,回头找个先生给她。
晋王不怕女儿聪明有心计,就怕她日后做事不择手段,有些底线,帝王可以不守,但是公主必须守。
唐雎不甚了了,依旧撑着下巴对他说,“那就将信大大方方地送过去呀,在离城要塞门前去念就是了,还不许人送信啦。”
晋王颔首,写了一道诏书。光明正大地念家书,这主意不错。
“阿雎聪明。”晋王称赞道。
唐雎吐着小舌头笑笑,“阿雎承父王血脉,受父王教导,当然聪明。”
“你个小丫头……”晋王笑道。
老内侍朱光站在门口,自从小公主来了御书房,便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