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春去秋来

觉得心口疼,她实在是没有勇气进去,因为那个孩子,她才有现在的命运。

要是没有他就好了!要是可以杀了他就好了!晋国不应该是她的吗,日出东方,驱散黑暗带来光明,这难道不是“东曦”之意吗?

唐雎深吸了一口气,面无表情地穿过长长的小路,走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

然后,她看见父亲怀抱幼子,徐秀站在一旁,二人脸上欣喜之情如出一辙,看的唐雎越发堵心。

唐雎只是瞟了一眼小婴儿,便说道,“父王,阿雎过来了。”

“看你弟弟。”晋王把正要把孩子塞给她,唐雎连连后退。

“不要不要,小孩子软乎乎一团,万一抱坏了怎么办,我不抱他,看看就好。”

她不敢抱小孩倒不是假话,晋王嘲笑,“日后你也要生孩子的,那时候还不敢抱吗。”

“那是白璟的事情,我不管,”唐雎娇蛮回答,然后走过去看着小孩子,拧着眉头,“这样小一个,真难看。”

晋王抬手拍了一下她的脖子,“瞎说什么呢,你小时候也不好看。”

“我现在好看啊。”唐雎反驳。

她伸手在婴儿脸上戳了一下,“父王,他叫什么名字?”

“还没有想好。”晋王觉得取哪个字都不合适,这么一通折腾,三个月都没名字。

唐雎想也不想,“先起了小名吧,阿雎来起。”

“行啊,你想好了。”

“叫‘熙’。”

“哪个字?”晋王问她。

“《尔雅》中的,‘熙,光也’,”唐雎想了想,“还有兴盛之意。”

唐雎说完,温柔地摸着弟弟的脸,晋王想了想,问徐秀,“如何?”

“小字而已,王上定夺。”

“那便叫熙吧。”

唐雎摸着弟弟的小脸,“熙儿,小傻瓜,我是姐姐,看姐姐,真乖。”

唐熙忽然哭起来,把他姐吓了一跳,唐雎抓着晋王的手臂,“父王……”

“没事。”晋王赶紧把嬷嬷喊过来,看他是饿了还是怎么着了。

跟着嬷嬷进来的,还有一个六七岁大小的小内侍,长相非常漂亮,唐雎朝他挑了挑嘴角,那孩子随即低下头,紧紧跟在嬷嬷身后。

正是刚刚送进宫的苏遥。

大概不少人都觉得唐雎心灰意冷,修订书籍准备出嫁,事实上,那绝对不可能。

闹了一通之后,晋王亲自抱着孩子出去,徐秀和唐雎前天刚刚因为西楚霸王大吵一架,现在还没和好,晋王知道这件事情,不过他们隔三差五就吵,都习惯了。

宴会上,唐雎和宗室的人坐在一处。晋国宗室人丁兴旺,只不过这些年他们不是被发配到东边,就是被发配到北边去了,都是韩氏闹的。

这几年,晋国渐渐将分封在外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