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志第十八 地理三

○河南陕西

河南《禹贡》豫、冀、扬、兖四州之域。元以河北地直隶中书省,河南地置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治汴梁路。)洪武元年五月置中书分省。(治开封府。)二年四月改分省为河南等处行中书省。三年十二月置河南都卫。八年十月改都卫为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府八,直隶州一,属州十一,县九十六。(为里三千八百八十有奇。)北至武安,(与北直、山西界。)南至信阳,(与江南、湖广界。)东至永城,(与山东、江南界。)西至陕州,(与山西、陕西界。)距南京一千一百七十五里,京师一千五百八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三十一万五千六百一十七,口一百九十一万二千五百四十二。弘治四年,户五十七万五千二百四十九,口四百三十六万四百七十六。万历六年,户六十三万三千六十七,口五百一十九万三千六百二。

开封府(元汴梁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洪武元年五月曰开封府。八月建北京。十一年,京罢。领州四,县三十:

祥符(倚。洪武十一年正月建周王府。大河旧在城北。正统十三年,河决荥阳,东过城西南,而城遂在河北。东为开封县,元时同治郭内,洪武中省。南有朱仙镇。东北有陈桥镇。)

陈留(府东少南。北有大河。东北有睢水,下流至南直宿迁县合泗水。)

杞(府东南。北有睢水,又有旧黄河,洪武二十五年河决之故道也。嘉靖三十六年,全河合淮入海,而县遂无河患。)

通许(府东南。西南有故黄河,弘治后北徙,不经县界。)

太康(府东南。北有涡水,自通许县流入,下流至南直怀远县入淮。东有马厂集,正统十三年河决,自杞县经此。)

尉氏(府南少西。西南有大沟,东北合康沟,入於黄河。)

洧川(府西南。南有故城,洪武二年以河患迁今治。又南有洧水,下流至西华县合颍水。东南有南席店,弘治九年,河入栗家口,南行经此。)

鄢陵(府南少西。北有洧水。)

扶沟(府南少东。东有沙河,一名惠民河,又名小黄河,即宋蔡河故道也。成化中浚,下流达南直太和县界。又北有洧水,自西流入焉。又东北有黄河故道,弘治二年淤。)

中牟(府西。东有故城,天顺中,徙今治。大河在县北。又有汴河,旧自荥阳而东,下流经祥符县南,又东南至南直泗州入於淮。正统六年改从此入河,后淤。西北有圃田泽。)

阳武(府西北。北滨大河,自此至南直徐州,大河所行,皆唐、宋汴河故道。)

原武(府西北。北有黑阳山,下临大河。洪武二十四年,河决於此。正统十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