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们烙印下的民族仇恨,时至今日到底还应不应该延续,仍然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有人说勿忘国耻,有人说旧时的仇恨随着时代进步继续流传不可取,从学者到普通人,一直争论不休。
但有一点是没有争论的,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希望自己民族的东西,能够屹立于世界之巅。
生活的环境如此教育国民,很多人小时候都受到过《精武门》这类影视剧或者文艺作品的熏陶,于是在他们的心里,华夏功夫与东瀛武士道,似乎就该是宿敌。
“请。”
易大师抬手作势,显然他此前曾观察过东瀛人,深知对手实力不在自己之下,所以从动手过招前的态度上,给够了应有的尊重。
“请。”
东瀛人的华夏语说着蹩脚,但大概能听出个调调,双手握拳双臂自肘部弯曲,横摆在胸口高度。
“我会以华夏的连环腿,破你的东瀛蟹形拳。”
易剑连语气神态的确颇有大师风范,观众席前排的拥趸们听得此话,不禁又是喝彩连连,靠后的观众虽然听不见,但见着同好们欢呼声起,只管跟着一起叫好便是了。
山呼海啸。
林立坐在底下却努了努嘴,表情孑然。
华夏连环腿是能破东瀛蟹形拳,理论与实战都有先例,不过,任何抛开境界水准谈招式,都是耍流氓。
同等实力下,连环腿破蟹形拳胜面挺大却也并非完胜,易剑连这事先把自己的招式供出来,无异于给人喂招,有些托大了。
这次沈半夏看的是自己的师父,所以精神十分投入,没来找林立提问或者显摆,林立自然不会那么话多,把心里的看法宣之于口触犯群愤,只眼睁睁等着人们推崇万分的易大师吃亏。
分晓来得很快,尽管易剑连的腿法十分熟稔,用得也挺灵活,可东瀛人毕竟不是吃素的,早有防备之下,避开几次理论上必中的攻击,矮身贴近以短打长,手肘猛地顶到了对手心口。
易大师后退几步止住身形,神情肃穆。
观众席的气氛陡地沉寂下来,格斗场上吃点小亏并不能决定胜负,但可以打出气势。
现在是东瀛人的气势,强于易大师的气势,暂时站了上风。
这是观众们不愿意见到的,他们希望披荆斩棘杀进决赛的异国人,被本土的格斗大师以决胜之姿碾压。
“好。”
诧异之后,易大师镇静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几分略热烈的战意,也可以理解为兴奋。
“已经好久没人让我吃过亏了,我会尽全力一战。”
高手寂寞,像易剑连这种没见过真正高手的高手,已在唐城一骑绝尘,自然寂寞得很,难得遇上敌手,当是酣畅一搏。
林立这样的俗人难以理解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