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朝堂论战

当康忠良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他突然大声吼叫起来,要人将他抬到朝堂上去,他要议政,守卫的侍卫早已经得到了赵妃派人来打下的招呼很快就用一个撵将康忠良抬了去……

蜀国朝堂,此时正在朝义八国联军的问题,不多时就已经陷入了一场混乱,整个朝堂几乎分成了两派,占有一小部分,康忠良新进提拔起来的年轻大夫们个个争的是脸红脖子粗,紧握着拳头,嘶声力竭的主战,原本主和的一脉是刘斗、刘权这一边的旧贵族们,因为一旦大规模的开战,必然要征调他们手中的存粮,要知道如今蜀国刚刚经历了断粮之变,国中的粮食那可是金贵的狠的,若是对外的战争,他们自然是乐意奉献,因为战利品到最后是要按照出粮,出人的所少分配的,但是这场战争显然是要在蜀国本土上打的,所以在他们看来尽可能的避免战争才是正途,如今西蜀贵族的世袭罔替,让他们不需要依靠原始的军功上位,能过不作为就成功的,又为什么要辛辛苦苦的去打仗呢?

但是让刘斗、刘权意外的是这一次,康新公为首的革新派的人,居然毫不犹豫的站在了自己这一边,顿时让主和的声音瞬间压倒了主战派的声音。

蜀昭王脸色难看的看着朝堂上这些人的争论,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主和的声音居然如此之大。

“陛下!如今八国先头之兵便有近五十万,楚国拥兵二十万,其余各国军队足有三十万之多。这其中皆是诸国精锐,我西蜀国中虽号称拥兵百万,但是实际能够调动的军队不过二三十万,离得最近的不过是十几万应天军,应天军自从锁阳之战之后便是元气大伤也不似鼎盛,若是打一打赵国这般小国,弱国自然留有余力,但是若是要抗衡八国联军实在是不智啊!况且我国中刚刚经历断粮之变,国中虚弱,实在不宜在此时大动兵事,臣窃以为,战则易败,不如遣一使者结于八国之好,为万安之策!”

走出来的是新任大司农,这是大良造刘斗的亲信,此人一说话,群臣纷纷开口附和:“大司农所言甚至,正合天意,还请陛下采纳!”

“请陛下采纳!”包括刘斗,康新公,刘权,康忠义在内的群臣纷纷跪倒在地山呼,这阵仗让蜀昭王剧烈的咳嗽起来,脸色一阵潮红,一口鲜血当着群臣的面噗的一声吐了出来。

“陛下!陛下!”身边的总管宦官连忙上前轻轻安抚着蜀昭王“陛下可要保重身子!”他想要搀扶蜀昭王退朝,但是蜀昭王却一把推开他,吐出了一口鲜血的蜀昭王脸色稍缓,剧烈的呼吸了几口气,正要说话。

突然,就听到一个虚弱却十分坚毅的声音想起:“尔等奸贼,敢误我明主!”这一声训斥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