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安候这话一说出口,赵锦桢不禁愣了一下后,这才算反应过来,她这位好父亲的意思,竟然是事情就如此过去了,半点也不打算在追究了。
面对这一结果,只觉得极为可笑的赵锦桢,若说刚刚她至少还有一丝期盼,觉得襄安候会给她主持公道。
可如今赵锦桢才发现她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当即心里怒火在难抑制的她,不禁从跪着的地上站起身。
神情间一片漠然不说,赵锦桢更是怒极反笑,在无任何顾忌的说道:
“父亲您这是打算包庇七姨娘到底了,还是说你现在也算默认了,对方尊卑不分要对我验明正身的举动,是您授意的不成。女儿蒙受屈辱,您作为我的亲生父亲,不知情下难以庇护锦柯不怪你,可如今您明明知道了一切,却不肯秉公处理,如此女儿也无话可说,即便将来在后宅冤死屈死,也不在到父亲面前禀明半句。”
眼见赵锦桢这话说完,转身自行就向书房外走去,顿时觉得在萧启琰,还有妾氏面前丢尽颜面的襄安候,震怒的怒斥道:
“不孝女你竟然敢顶撞我,还不跪下,莫非你要闹得家宅不宁才满意是不是。”
赵锦桢身为女儿,如此近乎质问的同襄安候说话,实则却是极为不敬,甚至可以说的不孝。
但前世就是顾虑太多,放不下规矩,舍不了亲情,所以赵锦桢活的异常辛苦,最后总是她独自受伤,然后成全别人的心满意足。
重活一世,赵锦桢只想为自己,为所有真正关心她的人而活,襄安候是她的亲生父亲不假。
可若是这个生父,根本就不在意与她的父女之情了,那赵锦桢也绝不会愚孝下去,忍气吞声的过日子。
因此面对襄安候叫她跪下认错的话,赵锦桢非但根本就不照做,更是直视着对方,一字一顿郑重其事的说道:
“父亲并非女儿不孝,而是这侯府,自从我生母过世后,如今看来已经没有我赵锦桢立足之地了。既然留在这里,要承受羞辱,却无处申诉,那女儿也只得进宫寻求家姐庇护了。当初长姐未入宫时,锦桢至少和姐姐二人相依为命,现在孤苦无依当真是凄凉。想必长姐知道她入宫后,我这一母同胞的唯一妹妹,竟然过的如此卑微可怜,必会赐下片瓦小屋叫我栖身的。所以女儿这就收拾好行李去寻长姐了,父亲以后可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您长命百岁了,锦桢纵使独自住在府外,也自然可以安心了。”
过去的赵锦桢,她就是顾虑太多,总是在替别人着想,宁愿委屈了自己,也不想叫所谓的亲人难受不满。
因此明明她有一位做宠妃的亲姐姐,还有三朝元老的丞相外祖父撑腰,可她上辈子却唯恐这些挚爱她的亲人担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