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王道长的指令

秦王率军征讨匈奴一年有余,自永平元年进驻玉林,布置四路军马行进作战,直到二年开春才算胜算已定。

不是他不想速战速决,一来自己借着出兵远离朝堂里的龌蹉事,指望着奋勇杀敌,也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二来出兵前肃王的不请自来,说的刻骨勾心之言让他每每想起都汗毛乍立,兵凶战危之际,也算是骑墙观望的布局。

肃王背后的人还真是沉稳的像条蛰伏的毒蛇,从“龙鳞刺”开始算来,这十年来,出手两次,都是雷霆一击,要不是太祖皇帝幸苦经营死死稳住,早就搅得翻天蹈海!

肃王的到来,让秦王敏锐的嗅到危险的气息,那个人——又要出手了!

秦王坐在帐中,摸索着钢鞭一节一节的骨节儿轱辘,独自沉思。只见他黑红的国字脸上一双虎目炯炯有神,两道浓黑的卧蚕眉梢微微上挑,带着一股粗豪的野气。

战局稳定,抉择的时刻就要到了。青衣秀士和肃王的言语交织,犹在耳边。

“那韩信身边的谋士蒯通怎么说的?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左投则项王胜,右投的汉王胜。”

“我的好二哥,醒醒吧,你想想你有没有韩信之功?有没有岳飞之忠?你和兆德太子,你和周肃灵,你和老四(幽王),有没有手足之情,叔侄情分?”

“老四这手布置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防着你这个‘西凉马腾’?”

……

肃王那天的话语一想起来就一句接着一句的往他脑海里挤,如今战局已定,冷静沉思下来顿时头昏脑胀。

他用力将钢鞭朝地上一顿,随着沉重的兵器空的一声闷响,他浊浊的一声叹息:“哎!他妈的!”

他眼光拂过沙盘,上面星星点点标着战局布置。这一仗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志在必胜,匈奴人狡诈,行军游踪不定,其他几路兵马几次都差点给端了老窝。秦王毕竟老军务,在将星璀璨的太祖时代就已经跟着徐登达、常茂、蔡霆等名将驰骋疆场了。

布置增援、拦截围剿,出手也的确是有条不紊,不仅敌军折服,想必任丘梁、陈光、蒋恒他们几个心里也是有感激的。

这仗要是打赢了,送老四一个人情,体体面面的交兵权,与世无争;或者拥兵自重,静观其变。

可要是打败了,满是火药桶的朝局立刻就要爆炸,损兵折将不谈,身边三路大军余光都盯着自己,随时就能要自己的命!

他下了谕令,任丘梁分兵两万固守巴干河、百胜关、青凉谷,防着匈奴人西窜,窜到赤野是老八的地方,不太好打交道,自己更不能通信联络,只能指望任丘梁拦住了,他巴川将军也责无旁贷。

肃王的野战军配合陈光的“藤甲军”切断所有敌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