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光阴递嬗似轻云,不朽还须建大勋。
壮略欲扶天日坠,雄心岂入驽骀群。
却缘否运姑埋迹,会遇昌期早致君。
为是史书收不尽,故将彩笔谱奇文。
从来国家治乱,只有忠佞两途。尽忠的为公忘私,为国忘家,常存个致君的念头,那富贵功名总置之度外。及至势阻时艰,仍能守经行权,把别人弄坏的局面从新整顿一番,依旧是喜起明良,家齐国治。这才是报国的良臣、克家的令子。惟有那奸险小人,他只图权震一时,不顾骂名千载,卒之,天人交怒,身败名裂;回首繁华,已如春梦,此时即天良发现,已悔不可追。从古到今,不知凡几。
如今,且说大唐一段故事,出在乾德年间。其时,国家有道,四海升平。那一班兴唐世袭的公侯,有在朝为官的,有退归林下的,这都不必细表。
单言长安有一位公爷,乃是越国公罗成之后。这公爷名唤罗增,字世瑞。夫人秦氏所生两位公子:长名唤罗灿,年一十八岁,生得身长九尺,臂阔三停,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有万夫不当之勇;那长安百姓见他生得一表非凡,替他起个绰号,叫做粉脸金刚罗灿。次名罗焜,生得虎背熊腰,龙眉凤目,面如傅粉,唇若涂朱,文武双全,英雄盖世;这些人也替他起个绰号,叫做玉面虎罗焜。他二人,每日里操演弓马,熟读兵书,时刻不离罗爷左右。正是:
一双玉树阶前秀,两粒骊珠颔下珍。
话说罗爷见两位公子生得人才出众,心中也自欢喜,这也不在话下。只因罗爷在朝为官清正,不徇私情,却同一个奸相不睦。这人姓沈,名谦,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右丞相之职。他平日在朝,专一卖官鬻爵,好利贪财,把柄专权,无恶不作。满朝文武,多是他的门生,故此无一个不惧他的威势。只有罗爷秉性耿直,就是沈太师有甚么事犯在罗爷手中,却秋毫不得饶过,因此他二人结下仇怨。这沈谦日日思量要害罗爷的性命,怎奈罗爷为官清正,无法可施,只得权且忍耐。
也是合当有事。那一日,沈太师正朝罢归来,忽见众军官传上边报。太师展开一看,原来边头关鞑靼造反,兴兵入寇,十分紧急,守边将士申文求救。太师看完边报,心中大喜,道:“有了!要害罗增,就在此事。”
次日早朝,会同六部上了一本,就保奏罗增去镇守边头关,征剿鞑靼。圣上准本,即刻降旨,封罗增为镇边元帅,限十日内起程。
罗爷领旨回家,与奏氏夫人说道:“可恨奸相沈谦,保奏我去镇守边关,征讨鞑靼。但是尽忠报国,也是为臣分内之事。只是我万里孤征,不知何时归家,丢你们在京,我有两件事放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