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谷梁传隐公

也。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从人者也。妇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伯姬归于纪,此其如专行之辞何也?曰非专行也。吾伯姬归于纪,故志之也。其不言使,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

纪子伯、莒子盟于密。或曰:纪子伯莒子而与之盟。或曰:年同爵同,故纪子以伯先也。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夫人薨,不地。夫人者,隐之妻也。卒而不书葬,夫人之义从君者也。

郑人伐卫。

隐公三年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有食之者,内于日也。其不言食之者何也?知其不可知,知也。

三月庚戌,天王崩。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天子之崩,以尊也。其崩之何也?以其在民上,故崩之。其不名何也?大上,故不名也。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尹氏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外大夫小卒,此何以卒之也?于天子之崩为鲁主,故隐而卒之。

秋,武氏子来求赙。武氏子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天子之大夫、其称武氏子何也?未毕丧,孤未爵。未爵使之,非正也。其不言使何也?无君也。

归死者曰赗,归生者曰赙。曰归之者,正也;求之者,非正也。周虽不求,鲁不可以不归;鲁虽不归,周不可以求之。求之为言,得不得未可知之辞也。

交讥之。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诸侯日卒,正也。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癸未,葬宋缪公。日葬,故也,危不得葬也。

隐公四年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传》曰:言伐言取,所恶也。

诸侯相伐取地于是始,故谨而志之也。

戊申,卫祝吁弑其君完。大夫弑其君,以国氏者,嫌也,弑而代之也。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及者,内为志焉尔。遇者,志相得也。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秋,侅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翠者何也?公子翠也。其不称公子何也?贬之也。何为贬之也?与于弑公,故贬也。

九月,卫人杀祝吁于濮。称人以杀,杀有罪也。祝吁之挈,失嫌也。其月,谨之也。于濮者,讥失贼也。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卫人者,众辞也。立者,不宜立者也。晋之名恶也,其称人以立之,何也?得众也。得众则是贤也。贤,则其曰不宜立,何也?《春秋》之义,诸侯与正而不与贤也。

隐公五年五年春,公观鱼于棠。《传》曰常事曰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