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伐吴。
(经二四四)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经二四五)齐崔杼帅师伐莒。
(经二四六)大水。
(经二四七)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经二四八)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
(经二四九)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
(经二四十)公至自会。
(经二四十一)陈鍼宜咎出奔楚。
(经二四十二)叔孙豹如京师。
(经二四十三)大饥。
(传)五穀不升为大饥。一穀不升谓之嗛,二穀不升谓之饥,三穀不升谓之馑,四穀不升谓之康,五穀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涂,弛侯,廷道不除,百官布而不制,鬼神祷而不祀。此大侵之礼也。
襄公(经二五一)二十有五年
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
(经二五二)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
(传)庄公失言,淫于崔氏。
(经二五三)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
(经二五四)六月壬子,郑公孙舍之帅师入陈。
(经二五五)秋,八月己巳,诸侯同盟于重丘。
(经二五六)公至自会。
(经二五七)卫侯入于夷仪。
(经二五八)楚屈建帅师灭舒鸠。
(经二五九)冬,郑公孙夏帅师伐陈。
(经二五十)十有二月,吴子谒伐楚门于巢,卒。
(传)以伐楚之事门于巢,卒也。于巢者,外乎楚也。门于巢,乃伐楚也。诸侯不生名,取卒之名,加之「伐楚」之上者,见以伐楚卒也。其见以伐楚卒,何也?古者大国过小邑,小邑必饰城而请罪,礼也。吴子谒伐楚至巢,入其门,门人射吴子,有矢创,反舍而卒。古者虽有文事,必有武备。非巢之不饰城而请罪,非吴子之自轻也。
襄公(经二六一)二十有六年
春,王二月辛卯,卫甯喜弑其君剽。
(传)此不正,其日何也?殖也立之,喜也君之,正也。
(经二六二)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甲午,卫侯衎复归于卫。
(传)日归,见知弑也。
(经二六三)夏,晋侯使荀吴来聘。
(经二六四)公会晋人、郑良霄、宋人、曹人于澶渊。
(经二六五)秋,宋公杀其世子痤。
(经二六六)晋人执卫甯喜。
(经二六七)八月壬午,许男甯卒于楚。
(经二六五)冬,楚子、蔡侯、陈侯伐郑。
(经二六六)葬许灵公。
襄公(经二七一)二十有七年
春,齐侯使庆封来聘。
(本章未完,请翻页)
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