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南趚而死,南趚却没有杀怀义,原来杀怀义者不是别人,就是则天皇帝。”
二张道:“我们久已猜着。”
吉顼也长叹一声,从容说道:“君臣之间,惟私恩最不足恃,即如二公,虽邀陛下幸宠,倒也难免天下侧目,在下的愚见,为君谋有一良法。”
谁知这句话,正打动二张的心事,二张连忙问道:“公有良谋,何不告我。”
吉须说道:“古人言得好,叫做明哲以保身。眼前正有一绝大的功劳,倘然成功,两公足可自保,否则祸不旋踵,怀义之前车可鉴矣。”
易之、昌宗听了吉顼之言,毛发疏然,急急说道:“眼前有甚功劳,请公明以教我。”
吉顼说道:“方今天下,万民未忘唐德,主上春秋已高,二公何不劝召庐陵王回宫,以慰人望,如此岂徒免祸,且可长保富贵矣。”
二张听了这话,心中万斛愁思顿然抛在九宵云外,各自暗道:“此事易之。”
说着当下昌宗三人举杯畅饮,一齐都到了酒意三分,方才罢歇。自此二张有计在心,思呈皇上。
过了两日,忽到宫中,眼见四面无人,乘间向则天说道:“陛下议立太子,究竟如何?”
则天道:“朕正思此,贤卿何以言起?”
二张道:“臣妾等观现在情形,大局似乎已变,陛下若要册立武承嗣,最好事不宜迟,否则其间阻碍多端,实在棘手。”
则天叹口气,说道:“朕之初心,到坚如铁石,一心要立承嗣。后来狄仁杰上章辩明,登时朕又提醒,就此恍惚下来,拖延许久日月,无如竟不得良法。贤卿今既言此,好好可以朕谋划。”
二张说道:“朝野鼎沸之秋,第一要安人望,我看陛下不如仍给庐陵王召回吧,好在他也是陛下的血骨。一则人民之望已安。二则陛下依旧不失尊位。”
则天听了,把头点点,说道:“出而反尔,岂不虑天下笑乎?昔日固有辞以废,今日又因何言以立也?”
易之说道:“可勿据议复位,另借他言可耳。”
则天道:“有甚他言可以藉借?”
易之道:“就先诈称庐陵王有病,召回东宫调养,然后再察其情形,则大事岂不决定了吗?”
于是:反复无常是人口,而今由你道是非。
要知庐陵王毕竟可能回宫,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