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赏酒。人生本行乐,何必自苦耳。”
高宗说道:“很好。”
随即召来四名太监,一一吩咐,太监奉旨,不敢怠慢。
四人颠颠踱踱的奔到翠华宫来,萧淑妃瞥眼看见,只道是皇上旨下,心中又喜又忧。喜的是皇上不加罪名;忧的是多分不讨好。谁知四名太监倒也无声无息的,只顾一棵一棵的拔那牡丹。萧妃委实可怜,起先为着几朵花儿,要同皇后相打,此刻不但折花,直即连根拔采,一齐去了。萧妃无法,然又莫知其故,其时只得轻轻上前问道:“老宫爷,你们拔这花有甚用处?”
一个太监见问,便答道:“皇上要赏玩,在毓麟宫等着呢。”
萧妃弄得哑然无语,嘴里但说是,眼里却望住太监们拔花,不到一刻功夫,栽花的一块已成不毛之地,众太监也就往毓麟宫来了。
则天早已看见,赞道:“好花好花。”
忙命太监在阶下重新栽稳,高宗便笑道:“卿不要去赞扬它吧,我看它却比不上卿多多呢。”
则天媚着说道:“不信我有羞花之貌,陛下未免抬举臣妾太狠了。”
高宗道:“不管抬举不抬举,且开酒宴来再说。”
则天随招呼太监。太监跑到上膳处,好菜都是现成的,登时就给御宴开齐。宴上则天手抱太子,高宗吃酒。酒至三巡,高宗折一牡丹说道:“卿知此种何来?产于何地为最佳?”
则天道:“种自天降来,产于洛阳为最佳。”
高宗说道:“东京原来有此异品,朕实不知。”
则天笑道:“陛下都轻轻折了,为何不知。”
说时已日落西山,宫中已经灯火。
这日恰逢是个望日,金乌始坠,玉兔东升,万里无云,长空一色,月映花影,一发好看不过。则天给太子使老宫娥抱着,自己同高宗携手下阶,徘徊花间,观花赏月。则天倒又动起诗兴,无如高宗不弹此调。则天便奏道:“好此良宵,臣妾有一小技献于陛下。”
高宗听说,问道:“贤卿有何技艺,怎不早说?”
则天道:“一校玉笛而已。”
高宗道:“那么贤卿对月吹笛,朕就对月饮酒,你道好不好呢?”
正是:万事不如杯在手,百年几见月当头。
要知武则天吹笛否,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