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至安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皇帝李杵驾崩,年四十二岁,定谥号为“献”,庙号“武宗”。
至安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七,皇太女李洵于武宗灵前即位,成为大显朝第十二位皇帝,年仅十八岁,定年号为隆熹,次年为隆熹元年。尊梁皇后为嘉敬皇太后,赏端恪公主和颖王亲王爵,食亲王双俸。
接过遗诏的那一刻,李洵虽早有准备,可仍旧浑身颤抖,她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皇帝,可当她真正成为皇帝了,她却有一种不真实感,仿佛梦中一般。看着向她跪拜下去的一众大臣,她的眼眶竟有些湿润,这几日她已经哭得够多了,李杵驾崩虽然是迟早的事情,可当李洵亲眼看到父亲吐出最后一口气时,她还是悲伤地不能自已,她想起了李杵说过他们是骨肉至亲,她想起了李杵形容过的她的笑声,她想起了和李杵度过的最后几日,是从未有过的温馨,让她将李杵曾对她的严厉忘却地一干二净,好像自始至终,李杵都是一个慈父,一个将李洵呵护在手心的慈父。
能将李杵称为慈父的孩子应该只有李洛吧,李洛也确实伤心,跪在李杵的灵前哭得最为真挚,她只有八岁,刚刚懂得死亡的含义,就经历了父丧,对于她来说,以后再没有父皇的存在无疑是令她害怕的,尽管梁皇后无数次安慰,可她仍旧常从梦中哭醒,抓住值夜的宫女要找“父皇。”
最懵懂的仍是李添,他毕竟年纪太小,又十分畏惧父亲,因此当梁皇后跟他解释了父皇以后不会再回来的时候,他竟长舒了一口气,就找小太监玩去了。
二十七日的孝期一晃而过,除了丧服,李洵像卸去了很多包袱一般浑身轻松下来,宫内和朝政一切顺利,没有一丝纰漏,李杵移灵地宫的日期定了下来,李洵的登基大典日期也定了下来,所有的所有,又慢慢步入了正轨。
三个月后,李洛和李添被第一次带到了大殿上,参加李洵的登基仪式,李添年幼,又从未见过如此盛大的场面,吓得躲在梁皇后的身后怎么都不肯出来。至于李洛,倒是兴奋极了,母后不让她乱动,她只能眨巴着眼睛四处观望着,只见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无不盛装打扮,肃立在御道两旁。不多时,就有一个首领太监举着一条大鞭子在御道中“啪、啪、啪”甩了三鞭子,然后另一个太监出班,走到御道尽头,扯着公鸭嗓子高声喊道:“皇帝陛下驾到” ,紧接着钟鼓齐鸣,文武百官齐齐下跪,李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梁皇后按着跪了下去,可李添早已被这场面惊着了,不管不顾地大哭起来,梁皇后只得在一旁劝哄着,见实在劝哄不住,又叫了奶娘将他悄悄带了下去。
李洛趁着梁太后无暇管她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