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醍醐灌顶

事情果然如周曦所说,李洵改了大赦旨意,朝中大臣反对声便轻了不少,再经过周曦从中运作一二,圣旨不出十日便传达了下去。而这一圣旨也着实在民间激起不小的反应,老百姓本来生活艰难,外加上还得小心翼翼地说话办事,早就苦不堪言,因此大赦旨令一下,竟是万民歌颂,无不拥戴之。

李洵得了这次的教训,倒是有些气馁,这次大赦不过是她预备改革的第一步,就遭到这么多人的反对,那么再往后,恐怕更是阻碍重重,再加上朝中势力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几个派别又勾心斗角,她不过登基两年,根基未稳,如何跟这帮老谋深算的朝臣斗下去呢?

因着大赦的事情不顺,李洵突然觉得事事似乎都不顺,在朝堂上俯视着那些恭恭敬敬的脸,更是觉得反感,所以草草地结束了早朝,本想回尚阳宫,可一想到在案头摆着的那些奏本,她叹口气,转眼改了主意:“去学宫。”

学宫乃是皇子及宗室子弟读书的地方,大显朝极其注重储君的培养,对其余皇子倒没有过分在意,因此才有八王李相这等自幼随军征战,课业上却一塌糊涂的王爷。李杵登基后,因为李洵身体不好,储君人选随时可能产生变化,他才下令建立学宫,命诸皇子及宗室子弟一旦年满六岁便入学宫开蒙,至九岁便择师傅正式授课。

李洵登基后虽仍有师傅讲课,可都在尚阳宫进行了,便再未入过学宫,因此她的突然造访自然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乱。李洵在院中四下转了转,才看到学宫的总师傅左玉仁从殿内匆匆走出,又一阵小跑到她面前,气未喘匀就忙着磕头见礼:“臣,左玉仁不知陛下驾到,失迎之罪,还望陛下见谅。”

“起来吧。”李洵笑笑,说:“是朕突然造访,你又何罪之有?”

“陛下巡视学宫,可是想检视一下各位殿下、世子、郡主的课业?”

李洵自己也不知道到这学宫来做什么,只是心情烦闷,突然怀念起自己幼时读书的日子,那时虽是辛苦,可却简单多了。

李洵摆摆手:“检查就不必了,只是教育之事,所关至重,朕过来看看孩子们上课的情况。”

“是。”左玉仁垂手答道,又伸手一让:“陛下请。”

李洵随着左玉仁往几个殿内走了走,只见师傅们教的仔细,学生们也学得认真,自然不吝给了几句赞美。又进到一殿内,里面众人已经跪下迎驾,待她叫起后,才看见李洛也在其中,便微微笑了一下,却不似刚才那般只简单看了看就出去,而是叫人搬了把椅子,自己坐下来听起讲来。

此屋内共有学生六名,除李洛外,剩下的五人都跟李洛年纪相仿,只是除了其中一人乃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