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数落两句,可看到周曦拄着拐一瘸一拐地走到自己面前请安,也是愣住了,又听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解释,也明白了周曦的难处,不但是气没了,反而夸起周曦来:“你是个会心疼人的孩子,只是这以后拜了武将,凡是还是要小心些。若是上了战场受伤不可避免,可这喝酒误事是再要不得了。”
周曦腼腆地笑笑:“太后教训地是,臣这次也是受了教训,以后必定滴酒不沾了。”
“哎,”梁太后摇摇头,又笑着说:“你处在这样的位置,哪能滴酒不沾呢?哀家也是担心你的身子,叮嘱你几句,你莫要怪我多嘴多舌地啰嗦才是。”
“太后哪里的话。”周曦忙说:“您是拿我当自己人才这样叮嘱,若是旁人,管我是怎样饮酒怎样受伤呢?”
梁太后点点头,面色越发慈祥:“大婚的事情也筹备差不离了,你们小两口不必在我这拘着,四处看看,让周曦也看看有什么他不满意的,有什么要改的,现在也还来得及。”
“是。”李洵和周曦垂首应道,接着便退出了坤华宫。
两人回到尚阳宫,李洵拿出一份奏本,递给周曦,说:“内务府给你拟的封号。尚主亲王封号均以嘉字为先,后跟一字,他们择了“定、恒、福、佑”四字,你选一个?”
“这种事情,我怎么好做主?一切由你定夺便是。”周曦笑盈盈看着李洵,说:“再说,想必你已经有属意的字了。”
李洵合上奏本,走到桌后,将手中的奏本放到一边,然后提起笔在面前的纸上写下一字,看看满意后,交给周曦。
“勋?”周曦笑笑:“尚主亲王的封号一向可都拟以吉祥的字眼。”
“别人是别人,你是你。”李洵扬扬眉毛:“你是要拜官的,武将,自然以建立功勋为荣,怎么,这‘勋’字你不满意吗?”
“满意满意。”周曦忙说:“太满意了,你真正懂我心中所想。”
隆熹二年三月初九,大显朝皇帝李洵奉嘉敬皇太后慈谕,与芮国公子周曦结秦晋之好。早上天刚亮,礼部尚书胡作农奉旨为钦差宣礼官持皇太后懿旨连同圣旨便来到了芮国公府,芮国公府正门大开,正门之上的牌匾连同门口的石狮子都挂着红丝绸大花,门口守卫见钦差到了,朝内里传了一声“钦差大人驾到”,便跪迎下去,胡作农下了轿,从大门进入府中,早有周通带了一应家人跪拜于前院中,周通便道:“臣,芮国公周通,携全家恭迎钦差大人。”
胡作农朗声道:“芮国公接太后懿旨。”
周通忙站了起来,吩咐道:“设香案。”
就有几个下人将香案设于正堂当中,芮国公这才又领着全家跪伏在地上,周通道:“臣周通接旨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