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在你跟前,那跟亲的没什么区别。”
皇帝的庶子要外养,对亲王贵族却无此约束,只是亲王若有嫡子,则庶子无爵无封,成年后由王府出一笔安家费出府另居,如此一来,受父亲喜爱的庶子一辈子倒也无忧无虑,可不受重视的庶子日子过得艰难的也大有人在。亲王若无嫡子,则可择一庶子袭爵,只是庶子袭爵,爵位要降两等,所以绝大多数无嫡子的亲王也不择庶子袭爵,而是从宗室兄弟中过继一个孩子给嫡母,这样便和嫡子袭爵待遇一般,爵位只降一等。
李洵实在同情韩氏,看韩氏的模样,就知她早已一心扑在李相身上,可对皇室来说,无子便是最大的罪过,纵使你倾国倾城又持家有道,可若是只沾了这一条,便再无出头之日。自己大婚也不过数月,可朝堂上已经有了些不敬之谈,连梁太后都明里暗里地催她,可她是皇帝,纵然无子,别人也只敢暗中议论,不敢明着讥讽。韩氏只是王妃,嫁进定王府就是开枝散叶的,完不成?那就让能完成的来吧。
想到这,李洵便说:“其实叔叔也不一定非要纳侧妃,婶婶若愿意,还是从宗室中过继一个吧。”李洵说着看了一眼李相,话中有话地说道:“郑国公很疼这个侄女,能舍得婶婶在你定王府受委屈?”
韩氏乃先郑国公唯一的女儿,本应承袭爵位,可郑国公是带兵的,而这个女儿他自幼娇惯到大,什么武功带兵是一窍不通,便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她袭爵,只想为她寻一门好姻缘,后来某次大战,郑国公大军被围,是李相带兵救援,郑国公很喜欢李相,有意撮合他和女儿,另一方面,他将女儿嫁入京城,也可打消皇帝对他的戒心,可谓一举两得,因此他便上书求赐婚,果然李杵大喜,欣然同意,先郑国公便一面送了女儿上京,一面改立自己的弟弟为继承人。郑国公府手握精兵,势力强大,可先郑国公赤胆忠心,一心为皇帝守边境,然而先郑国公过世后,新继任的郑国公却是个贪心十足之人,每年问朝廷要粮要钱要地要人,李洵虽然生气,可一时也无任何办法,只忍气吞声地以安抚为主。韩氏即是郑国公的侄女,自然也受到朝廷诸多照顾,李相虽有心纳妾,却一直未敢真正行动,也是这个原因。李洵虽同情韩氏是真的,可阻止李相纳妾,多半还是出于郑国公府的缘故。
李相这次倒是立马听明白了李洵话中的意思,他摇摇头,两手一摊:“也不是我说要纳妾的。”
“叔叔放心。”李洵见李相开窍,满意地说道:“我必定打听着给叔叔寻个聪明伶俐的孩儿。”
这个问题总算是解决,众人紧绷的心也都放了下来,气氛重新轻松愉快起来,李洵笑着扫视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