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所主,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风、伤寒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药性论》云:君。味甘平,治瘟疫。

《本草》又云:浓朴为之使,恶辛夷、石苇。

气温,味大辛、苦,微温;气浓味薄,阳也,升也,纯阳。无毒。

太阳经本经药。

《象》云:太阳经风药,治寒邪结郁于本经。治头痛、脑痛;大寒犯脑,令人脑痛,齿亦痛。

《心》云:专治太阳头痛,其气雄壮。

《珍》云:治巅顶痛。

《本草》云: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长肌肤,悦颜色,辟雾露,润泽,疗风邪 曳,金疮,可作沐药、面脂。实,主流风四肢。恶 茹。此与木香,同治雾露之气;与白芷,同作面脂药治疗。

仲景云:清明以前,立秋以后,凡中雾露之气,皆为伤寒。又云清邪中于上焦,皆雾露之气,神术、白术汤内加木香、 本,择其可而用之。此既治风,又治湿,亦各从其类也。

桔梗

气微温,味辛、苦,阳中之阳。味浓,气轻,阳中之阴也。有小毒。

入足少阴经,入手太阴肺经药。

《象》云:治咽喉痛,利肺气。去芦,米泔浸一宿,焙干用。

《珍》云:阳中之阴,谓之“舟楫”,诸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治鼻塞。

《心》云:利咽嗌胸膈之气。以其色白,故属肺。辛、甘,微温,治寒呕,若咽中痛,桔梗能散之也。

《本草》云: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咽喉痛,下蛊毒。

易老云:与国老并行,同为舟楫之剂。如将军苦泄峻下之药,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非此辛甘不居,譬如铁石入江,非舟楫不载,故用辛甘之剂以升之也。

《衍义》云:治肺热气奔促,咳逆,肺痈排脓。

《本草》又云:节皮为之使。得牡蛎、远志,疗恚怒;得硝石、石膏,疗伤寒。畏白芨、龙眼、龙胆。

鼠粘子

气平,味辛,辛温。

《象》云:主风毒肿,利咽膈。吞一枚,可出痈疽疮头。

《珍》云:润肺散气。

秦艽

气微温,味苦、辛,阴中微阳。

手阳明经药。

《象》云:主寒热邪气,风湿痹,下水,利小便。治黄病骨蒸。治口禁及肠风泻血。

去芦用。

《珍》云:去手阳明经下牙痛,口疮毒,去本经风湿。

《本草》云:菖蒲为之使。

天麻

气平,味苦。无毒。

《象》云:治头风。

《本草》云: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

(本章未完,请翻页)

4-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