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岗县城中的东辽皇家第三旅,在之前的野鸡坳战斗中,就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剩下的都是一群惊弓之鸟。
后来为了接应被阻击在河源镇上的东辽皇家第一禁卫重装甲军虎贲旅的部队,第三旅残部又在距离河源镇十几公里外的地方,和皇家第四旅的一个团,被宋军阻击,再次被击溃,狼狈而逃。
派出去接应的差不多两个团的兵力,最后讨回高岗县城的,甚至不足一个营!而且这些逃回去的残部,更是成了惊弓之鸟中的惊弓之鸟,几乎一听到宋军的名头,就已经浑身打颤,坐立不安了。
想要依靠这样一支惊弓之鸟的残军,去抵挡住士气如虹的大宋军队的攻势,无疑于痴人说梦。努尔哈和深知这一点。
所以,在统合了高岗县城中的各个编制的军队之后,便将那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的不到一个团的编制军力,配齐一个团的兵力后,以守卫后方防线的名义,把他们打发去了二连河,搭建浮桥,并抢修二连河防线的防御工事。
在三万多挟战胜东辽皇家第一禁卫重装甲军的战胜之威,反攻高岗县城,士气如虹的大宋军队面前,努尔哈和实在是没有必胜的决心,能够守得住高岗县城。所以,在战争还没打响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撤退到二连河,凭借二连河与宋军对峙的准备。
只不过这个心思,努尔哈和却是连自己最亲近的参谋,也没透露半点,反而是发往临潢府枢密院的求援电报,一封接一封,不停地要求枢密院加派援军,也不停地要求空中支援。
努尔哈和是女真族,对于东辽国主来说,努尔哈和与其他的非辽族本族人员一样,都属于外族人,甚至于跟宋国的汉人,也没有任何的区别。
出于有利于稳定局面的考虑,虽然东辽国主没有表现出任何对非辽族人员的歧视,但是从东辽国内官员等级的构成上看,占据高官显爵的,永远都是辽族人。
即便是两个同样在东委奴国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年轻军官,如果其中一个是辽族人的话,那不管是升迁还是晋升军衔,他永远都会高出另外一个,而且是高出很长一截!
努尔哈和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跟皇家禁卫第一重装甲军军长平宋都指挥使耶律昕真是同一天进入东委奴国陆军士官学校,也是同一天毕业的,而且努尔哈和在学校期间的成绩表现,无论各方面,都远远的搞过耶律昕真,毕业的时候,努尔哈和更是以前十名的成绩,受到了东委奴国国王的接见,并亲自授予了国王匕首。
但即便如此,回到东辽国后,耶律昕真直接就进入了东辽国枢密院任职,而努尔哈和则被派到了地方组建训练新兵,从营长、团参谋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