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准到杜家村来巡视时,正赶上第一茬珍珠米丰收。
烈日下,农人们弯腰拿着镰刀在稻田里收割,唰唰唰割稻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捆捆稻子堆在田间地头,像一个个金灿灿的小山包。大人们在前面割稻子,小孩子挎着篮子跟在后头捡拾掉落的稻穗,一片忙碌。
赵准极目四望,所见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稻田,偶尔一阵风吹来,稻浪滚滚,是一种有别于小桥流水、风花雪月的浓烈景象,让人心中震撼莫名。
他走到田间,下到地里,拾起一根稻穗,拿在手里掂了掂,格外压手。这些日子赈灾下来,他见多了从各地押运而来的粮食,却没有哪一处的粮食有这般粒大饱满。
他搓开一颗稻米,里面白莹莹的鲜嫩稻米露出来,透着一股清香,竟是比贡米也不差,甚至还更要好。且一棵稻穗上竟是没有一颗空壳的。
他暗自心惊,这一亩稻田,该会出产多少粮食?
监工的杜铁牛早就注意到赵准一行人,原本只当他是哪里来的富家公子,闲着没事到乡下找乐子来了,谁想他竟然还跑到地里去了,还将稻子拿在手里看来看去。
可别将稻子给祸祸了!
杜铁牛走过去,“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赵准身后的一名侍卫喝道:“放肆!竟敢对我们王——”
赵准抬手制止他,朝杜铁牛拱了拱手,“这位大哥,我姓王,路过此地,正巧赶上你们收稻子,我好奇之下就过来看看,还望大哥不要见怪。”
杜铁牛听他说话文绉绉的,身上也是穿锦着绣,对他的话就信了几分,摆了摆手,“行,你看吧,不过不要上手将稻子给祸祸了,这可都是粮食。”
赵准笑得温文尔雅,“那是自然。我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大哥,不知大哥可否告知?”
“你想问什么?”
杜铁牛离开后,赵准看着满眼的稻子,目露惊色,“珍珠米,亩产三十钧!竟足足比一般的稻田产量多出一倍……”
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赵准心中一片火热,勉强按捺住激动的心情。
杜春澜牵着驴车来到地里,车上搁着两只大木盆,盆里放满了碎冰,盆中各搁着一只大木桶,一只里头是绿豆汤,一只是酸梅汤。杜海棠在车后扶着装了瓷碗的木桶,免得车子颠簸时将里头的碗给颠碎了。
杜冬生牵着另外一辆驴车跟在后头,车上放的是切成块的西瓜。
两人将驴车停在树荫底下,杜春澜朝地里干活儿的众人喊道:“大家伙儿都来歇歇!喝碗凉汤去去暑气!”
小孩子听了立刻挎着篮子飞奔过来,大人也都放下了手中的镰刀,走过来自觉排好队。
“栓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