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才睁开,连道三声“好茶”,神色看起来满意至极。
见玄微默不作声,不禁问:“道长以为这茶如何?可当得起‘好茶’二字?”
“自然。”
皇帝朗笑一阵,看向杜春澜,眼神深沉,透出一股威严,杜春澜心里不禁一紧。
“福安这又是土豆又是灵茶的,怕不止是想让朕尝尝鲜吧?”
杜春澜在皇帝面前跪了下来,双手呈上一份折子,“陛下明鉴,请陛下过目。”
周路德将折子接过,呈递给皇帝。
皇帝展开看了看,脸上的笑忽的一收,目光如电射向杜春澜,“福安,这上面说的可是真的?”
杜春澜沉声道:“千真万确。”
“好!”皇帝猛一拍桌子,上面的茶盏都跟着跳了跳,发出清脆声响。
他似是抑制不住激动,下了榻,负手在殿内来回走了几圈,最后又回到桌前,将折子再次拿起来看了一遍。
见他这般情形,周路德不禁好奇万分,那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折子上所写,乃是杜春澜总结的土豆种植方法,以及亩产量等各种情况。
土豆对种植条件要求不高,而且亩产惊人,竟达到五千斤!这还是杜春澜往低了估计的结果,实际上,在她的花果山庄,土豆亩产最高可达万斤!
如今大周说是海晏河清,繁荣昌盛,但其实还有很多百姓食不果腹,连饭都吃不饱,皇帝现在虽然沉迷于炼丹,但早年也曾励精图治,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呢,对于老百姓的情况是有一定了解的。
像土豆这种好吃又高产的作物,如果能够在大周推广开来,将是个什么情形?
皇帝几乎已经想象到老百姓遍植土豆后日子越过越好的情形了,脸上不禁露出大大的笑容。
“好!好!好啊!”皇帝看着杜春澜的目光亮得惊人,亲自将她扶了起来。
不得不说,皇帝到底是皇帝,纵然他沉迷于炼丹,对朝政疏漏了许多,但作为一个皇帝的素养依然还在,此刻一个能让他名垂千古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他会错过才怪!
“福安啊福安,这个封号果然没封错,你就是朕的福星啊!先有珍珠米,现在又有土豆,不愁我大周昌盛不了!”
“陛下过奖了,福安也是大周的子民,为陛下效劳,本就是分内之事。”杜春澜不卑不亢道。
皇帝显然对她不居功的态度很满意,却故意虎下脸道:“有功就是有功,你不必推脱,你说,想要什么?朕都满足你。”
杜春澜再次跪下叩首,“陛下,福安已经说过,这本是福安分内之事,实在不算什么,陛下若一定要赏赐,那就允许福安日后能够多为您做几顿饭吧,能够看到您喜欢福安做的菜肴,福安比得了什么赏赐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