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针尖麦芒续上演

第二天的时候,曹孟德召见轲比能。两人在丞相府进行的一番谈话,极尽机锋暗藏,刀不刃血之能事。对于曹孟德提出的近乎苛刻的要求,轲比能几乎是眉头都不皱的直接应承了下来。只是他的讨价还价的条件也跟着随之提出:和亲,可以答应。但是和亲女子能不能由我部求娶,而不是贵廷任意指派一女子前往我部?质子,也可以答应。从耶力合兄弟俩到我的弟弟策力,随便曹公挑选。您只要开了口,回去我就把人送来。遣使,我不反对。而且我还有个让我们两方都满意的人选:阎柔。曹公觉得呢?

曹孟德蹙着眉,对轲比能的条件沉思片刻,最后不得不承认,轲比能这个人,实在是个难对付的主。他说的这些,既能恰当的保全鲜卑部的利益,又不至于触到许都的底线。这种双赢的妥协足以见得轲比能比他之前想的还要难对付。这根本就是一头地地道道的狼!目标明晰,能屈能伸。会变通,会迂回,若不是轲比能敌友身份不明,曹孟德真想为他这番谋划击节叫好。

轲比能当然也知道曹孟德这会儿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他倒是一点也不着急,仿佛笃信了:曹孟德只要在这个位置,他就一定会答应这种双赢之局。这局面,即没有损害到大汉的利益,还给了大汉一个在鲜卑处牵制其他部落的盟友,曹孟德何乐而不为?

不得不说轲比能的预测非常准,曹孟德在和他商谈一番以后,真的就拍板同意了轲比能的几个条件,并且跟轲比能心照不宣的说道:“稍后面圣,轲比能大人可要以礼而行。切勿办出御前失仪之事。”

轲比能立刻上道,面带感激地表示:“有劳曹公提醒。轲比能初次面圣,难免有疏漏之处,若有不当,还望曹公奏请皇帝陛下,望其海涵。”这就是说其实我不不会把什么话都告诉你们皇帝,哪里是要疏漏的地方我还是知道的。

曹孟德带着笑,找人客客气气把轲比能送出府去。

等轲比能到宫里跟刘协不软不硬的应酬几句离开皇宫后,他又带着侍卫开始转悠起许都风貌,一边转悠,一边指着街道两侧建筑无限赞叹地对身后侍卫长感慨:“看到了没?阿密格,这就是许昌的繁华!我听说几年前,许昌还只是一个县城而已,现在竟然有如此风物?阿密格,不要以为汉人正在打仗你就可以小瞧他。他们的城池,他们的律法,甚至他们的文字,都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

阿密格不以为然地垂着头:“大人,属下还是以为,最勇悍的战士永远是我们鲜卑人。汉人,不过是一群舞文弄墨的文人和一帮种田养蚕的农夫罢了。”

轲比能回过神,看着阿密格挑了挑眉,声音郑重而警告:“阿密格,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