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把队伍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使敌人无隙可乘,无法败我。
在一定条件下,严整可以转化为混乱,勇敢可以转化为怯懦,坚强可以转化为虚弱。严整或混乱,是组织编制的好坏问题;勇敢或怯懦,这是态势的优劣问题;坚强或虚弱,这是军事力量的大小问题。
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以伪装假象迷惑敌人,敌人必为其调动;予敌以利,敌必为其所诱。以小利引诱调动敌人,以伏兵待机掩击敌人。
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将帅,要善于利用造成有利的态势以取胜,而不苛求部属的责任,因而他就能选到适当人材,利用有利态势。善于“任势”的人,他指挥将士作战,就像转动木头和石头一般。木头、石头的本性,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陡倾斜的地方就容易滚动,方形的木石就比较稳定,圆形的就容易泛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好像把圆石从800丈高山上往下飞滚那样,不可阻挡:这就是军事上的所谓的“势”!
【点评】本篇主要论述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发挥将帅的指挥才能,造成和利用有利态势,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
首先讲一下本篇与上篇的关系,然后再讲本篇的内容。
《势篇》的”势”,是《形篇》的“形”(军事实力)的表现。换言之,“势”就是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由于实行正确的作战指挥,从而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实际作战能力。从哲学上着,“形”是运动的物质,而“势”是物质的运动。《形篇》讲的是客观物质力量的积聚,《势篇》讲的是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这两篇是紧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姊妹篇。我们从中也可看出,孙子在认识论上,反映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一)用兵作战必须掌握四个环节
本篇首先提出了四个范畴:分数、形名、奇正、虚实,也是用兵作战必须掌握的四个环节、这是发挥军队力量的关键问题。这四者的先后顺序,不是随意排列的。孙子认为,从指挥关系上说,分数(组织编制)是第一位的,能否治理、提挈全军,这是关键。其次才是“形名”,是通信、指挥问题。再次是“奇正”,即变换战术和使用兵力,这是孙子在本篇所要论述的中心。最后是“虚实”,即避实击虚的作战指导,这是下篇的篇名和论证中心。这四个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是,要取得作战胜利,首先军队要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再要有一个灵便的通信联络、指挥系统,训练有素,令行禁止,善于机动的堂堂之阵,然后要有精通战术的将领指挥作战,最后是正确选定主攻方向,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