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九地篇

的领地内与敌作战,其士卒在危急时很容易逃散,故称散地。又说:“深则专,浅则散。”这里的“深”与“专”,都是进入敌国的距离。“专”与“散”就是部队的巩固或涣散。这是对军事心理学最原始的考察。意思是进入敌境越深,士卒就越专心一致,进入得浅,士卒就容易逃散。所以,孙子主张“散地则无战”,“一其志”,在这样的地区不宜作战,而使军队统一意志。

轻地。孙子说:“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就是军队在进入敌境不深的地区作战,士卒离本土不远,危急时易于轻返,故称轻地。所以,孙子主张“轻地则无止”,“使之属”,在这样的地区不可停留,而且要部队互相连接。

争地。孙子说:“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就是谁先占领谁就有利的必争之要地。孙子主张“争地则无攻”,对于这样双方必争的要害地区,应先敌占领,若敌人已先占领,则不宜强攻。例如,公元前270年,秦攻赵,围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西北),赵王派赵奢为将救授。赵奢采纳了其部下许历“先据北山者胜,后至者败”的建议,派兵万人抢先占据了该山,秦军后至,攻山不得,赵奢乘机发起反击,秦军败退,遂解阔与之围。

交地。孙子说:“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就是地势平坦,道路交错,交通方便的地区。孙子主张“交地则无绝”,“谨其守”。在这样的地区作战,军队部署应互相连接,防敌阻绝,并且要谨慎防守。

衢地。孙子说:“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就是敌我和其它诸侯接壤的地区,先到就结交诸侯国并取得多数支援。孙子主张“衢地则合交”,“固其结”。在这样的地区应广泛结交邻国,巩固同诸侯国的结盟,争取它们的支援。孙子及历来的军事家都非常重视衢地在战争中的作用,这我们在前面的评述中已有论述。

重地。孙子说:”人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又说:“人深者,重地也。”就是深入敌境,越过敌人许多城邑的地区。孙子主张“重地则掠”,“继其食”。在深入到敌方腹地作战,后方接济困难,必须“因粮于敌”,就地解决军队的补给问题,以保证军队粮食的不断供应。

圮地。孙子说:“行山林、障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就是山林、险阻、沮泽等道路难行的地区。孙子主张“妃地则行”,“进其涂”。在这样的地区作战应迅速通过。

围地。孙子说: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就是进入的道路狭隘,退出的道路迂远,敌人以少数

兵力能击

(本章未完,请翻页)

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