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印入藏要途。当林则徐烧烟之年,英人已向哲孟雄租得大吉岭之地。到英法联军入北京的一年,又取得哲孟雄境内铁路敷设之权。于是西藏藩篱渐撤。缅甸和西藏都是和云南接界的,英人遂固求派员从印度入云南探测,总署不能拒,于一八七三年允许了他。明年,英国的印度总督,遂派员前往,英使威妥玛又遣参赞从上海溯江往迎。又明年,至腾越厅属的蛮允,被杀。印度所派武员续至,亦被人持械击阻,退入缅甸境。中国派员入滇查办。说英国参赞是野匪所杀,击阻印度所派探测队,是南甸都司李珍国主谋。而英人定说系大员主使。威妥玛因此出居芝罘,交涉几至决裂。乃由李鸿章追踪往议。于一八七六年定约:中国许滇缅通商。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口。重庆许英派员驻扎,查看川省英商事宜,侯轮船能驶抵重庆时,再议英国商民在彼居住及开设行栈之事。大通、安庆、湖口、武穴、陆溪口、沙市,均准英商停轮,上下客商货物。而另订专条,许英派员由北京,或历甘肃、青海,或自四川入藏抵印,探访路程;或另由藏、印交界,派员前往。这一次条约,英人因一参赞之死,所得亦不可谓之薄了。
《芝罘条约》定后六年,即一八八二年,法人复和越南启衅,陷河内。越南始来求援。中国遂由云南方面派兵入越南。这一年冬天,法国公使到天津,李鸿章和他商议:彼此撤兵画河内为界,北归中国,南归法国保护。红河许各国通航,而中国在劳开设税关。法使无异议。鸿章命驻法公使曾纪泽和法外交部定约。因法国求偿军费,不决。明年,法兵攻顺化。越南立约,许受法国保护。时中国方面,李鸿章主和,而彭玉麟等主战,清廷初以鸿章节制两广、云、贵军务。旋移鸿章督直隶,代以玉麟,而命滇、粤出兵。越南亦因政变,否认保护之约,战端遂启。旋云南、广西兵入越南的,战皆不利。乃复由李鸿章在天津和法使议定和约:中国许撤兵,承认法越前后条约。惟不得碍及中朝体制,而法允不索兵费。旋因撤兵期误会,中、法兵冲突于北黎。法人复要求赔偿兵费一千万镑。中国已批准草约,而此议仍不能决。法人乃欲占据一地,以利谈判。命其海军攻基隆,而致最后通牒于中国,将偿金减为三百二十万镑,限四十八小时答复。中国亦停止商议。而正式的战事以起。
26.
(本章已完)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