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帝制运动和护国军(1)

亘岁月,则鹬蚌之利,真归渔人,萁豆相煎,空悲轹釜。念及此,痛哭何云。而尧等与民国共存亡,麾下为独夫作鹰犬,科其罪责,必有攸归矣。

这真可谓语长心重了。然而谁肯觉悟?谈何容易觉悟?当南方要求袁氏退位,而袁氏尚未身故时,江苏将军主张联合未独立各省,公议办法。通电说:“四省若违众论,固当视同公敌;政府若有异议,亦当一致争持。”正在南京开会,而袁氏病殁。长江巡阅使张勋,其时驻扎徐州,就邀各省代表到徐州开会。后又组织各省区联合会。于是全国的重心,既不在西南,连北政府也把握不住,而其余各方面的人,也无甚觉悟。就近之酿成复辟之役,和护法之战,远之则伏下军阀混战的祸根了。

10。

第七章二十一条的交涉(1)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看似无妄之灾,其实不然、凡事总有因

果的,不过人不能知罢了。当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安全,久和世界大局,

有复杂的关系,已见第四编

第十九章。当这改革还没有成功的时候,

在中国,是利于列强的均势的。而民国三年,即一九一四年,欧战爆,

各国都无暇顾及东方,日本大肆其侵略的野心,中国就要受着池鱼之

殃了。

欧战的爆,事在民国三年六月间。中国于八月初六日,宣告中

立。日本借口英、日同盟,于八月十五日,对德国出最后通牒。要求:(一)德国舰队,在日本、中国海洋方面的,即时退去,否则解除武装。(二)将胶州湾租借地全部,以还付中国的目的,于九月十五日以前,无偿无条件,交付日本。以二十三日为最后的限期。届期,德国无复,

日本遂对德宣战。

胶州湾本非德国土地,日本即欲对德宣战,亦只该攻击胶州湾。

乃日人于九月初二日,派兵由龙口登岸。中国不得已,划莱州龙口接

近胶州湾的地方为战区。而与日本约,不得越过潍县车站以西。其时

英国兵亦从劳山湾登陆,与日军会攻胶州湾。至十一月初七日,胶州的德人降伏。而日军先已于九月二十六日,占领潍县车站。十月六日,并派兵到济南,占领胶济铁路全线和铁路附近的矿产。中国提出抗议。日本说:“这是胶州湾租借地延长的一部。”到青岛降伏后,又将中国海关人员,尽行驱逐。中国于四年一月七日,要求英、日两国撤兵。英国无异议,而日本公使日置益,于十八日径向袁世凯,提出五号二十一条的要求。你道那五号二十一条:

(一)承认日后日、德政府协定德国在山东权利,利益让与的处分。(二)山东并其沿海土地及各岛屿,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