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

第四十章元帝国的瓦解(1)

元朝从太祖称汗,到世祖灭宋,其间不过七十四年,而造成一个空前的大帝国,其兴起可谓骤了。然而其大帝国的瓦解,实起于世祖自立之时,上距太祖称汗之岁,不过五十五年。而其在中国政府的颠覆,事在一三六八年,上距太祖称汗之岁,亦不过一百七十一年;其距世祖灭宋,则不过九十年而已。为什么瓦解得这么快?

原来元朝人既不懂得治中国之法,而其自身又有弱点。蒙古人的汗,本系由部众公推的。忽图剌之立,便系如此。太祖之称成吉思汗,则是汉南北诸部的大汗,亦系由诸部公推。太祖以后,虽然奇渥温氏一族,声势煊赫,推举大汗,断无舍太祖之后而他求之理。然而公举之法,总是不能遽废的。所以每当立君之际,必须开一“忽烈而台”。宗王、驸马和诸管兵的官,都得与议。太宗之立,因有成吉思汗的遗,所以未有异议。太宗死后,太宗的后人和拖雷的后人,已有竞争。定宗幸而得立。又因多病,三年而死。这竞争便更激烈起来。太宗后人,多不惬众望;而拖雷之妃,很有交际的手腕,能和宗王中最有声望的拔都相结。宪宗遂获登大位。太宗之孙失烈门等谋叛,为宪宗所杀。并杀太宗用事大臣,夺太宗后王兵柄。蒙古本族的裂痕,实起于此。宪宗死后,世祖手下汉人和西域人多了,就竟不待忽烈而台的推戴,自立于现在的多伦。于是阿里不哥亦自立于漠北。拖雷后人之中,又起了纷争。后来阿里不哥总算给世祖打败。而太宗之孙海都,复自擅于远。察合台、钦察两汗国都附和他。蒙古大帝国,遂成瓦解之势。

因海都的抗命,于是常须派亲王宿将镇守和林。世祖是用汉法立太子的,而又早死。其时成宗戍守北边。世祖死后,伯颜以宿将重臣归附成宗,所以未曾有乱。成宗既立,武宗继防北边。成宗死后,皇后伯岳吾氏,要立安西王阿难答。而右丞相哈剌哈孙,要立武宗。因为武宗在远,先使人迎其弟仁宗于怀州,监国以待。武宗既至,杀安西王,弑伯岳吾后而自立。武宗以仁宗为太子。武宗死后,仁宗继之。却自立其子英宗为太子,而出武宗之子明宗于云南。其臣奉之奔阿尔泰山,依察合台后王。仁宗死,英宗立。为奸臣铁木迭儿所弑。无子。泰定帝立。死于上都。子天顺帝立。签密院燕帖木儿,迫胁大都百官,迎立武宗之子。于是抄袭武宗的老文章,一面先使人迎文宗于江陵,先即皇位。兵陷上都。天顺帝不知所终。明宗至漠南,即位。文宗和燕帖木儿入见,明宗暴死。文宗再即位。然而心不自安。遗命必立明宗之子。文宗死后,燕帖木儿要立其子燕帖古思。文宗皇后翁吉剌氏不肯。于是先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2

《中国大历史》

¥0.00

暂无内容
重新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