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欧人的东略(1)

从亚洲的东方到欧洲,陆路本有四条:(一)自西伯利亚逾乌拉岭入欧俄。(二)自蒙古经天山北路,出两海之间。(三)自天山南路逾葱岭。

(四)自前后印度西北行,两道并会于西亚。第一路荒凉太甚。第二路则沙漠地带,自古为游牧民族荐居之地,只有匈奴、蒙古自此以侵略欧洲,而两洲的声明文物,由此接触的颇少。葱岭以西,印度固斯以南,自古多城郭繁华之国。然第三路有沙漠山岭的阻隔,第四路太觉回远,而沿途亦多未开化之国,所以欧、亚两洲,虽然陆地相接,而其交往的密切,转有待于海路的开通。自欧洲至东洋的海路:一自叙利亚出阿付腊底斯河流域;二泛黑海,自阿美尼亚上陆,出底格利斯河流域。两路均入波斯湾。三自亚历山大黎亚溯尼罗河,绝沙漠而出红海。这都是自古商旅所经。自土耳其兴,而一二两道,都入其手,第三道须经沙漠,不便,乃不得不别觅新航路。其结果,海道新辟的有二:一绕非洲的南端而入印度洋。二绕西半球而入太平洋。欧人的航行东洋,先成功的为葡萄牙。一四八六年,始达好望角。一四**年,进达印度的马拉巴尔海岸,一五〇〇年,遂辟商埠于加尔各答。明年,略西海岸的卧亚,进略东海岸及锡兰、摩洛哥、爪哇、

麻六甲。一五一六年,遂来广东求互市。明朝在广州,本设有市舶司。

东南洋诸国,来通商的颇多。都停泊在香山县南虎跳门外的浪白洋,

就船贸易。武宗正德时,移于高州的电白。一五三五年,指挥使黄庆纳贿,请于上官,移之濠镜,就是现在的澳门。是为西人在陆地得有根据之始。就有筑城置戍的。中国人颇疑忌他。而西人旋亦移去。只有葡萄牙人,于隆庆初,岁纳租银五百两,租地建屋。自此就公然经营市埠,视同己有。一六〇七年,番禺举人卢廷龙,入京会试。上书当道:请尽逐澳中诸番,出居电白。当事的人不能用。天启初,又有人说“澳中诸番,是倭寇的乡导”,主张把他们移到外洋。粤督张鸣冈说:“香山内地,官军环海而守。彼日食所需,咸仰于我。一怀异志,立可制其死命。移泊外洋,大海茫茫,转难制驭。”部议以为然,遂不果徙——

这是后来借断绝接济,以制西洋人的根源。

葡萄牙人到好望角后七年,哥伦布始见美洲,其到广东后三年,

则麦哲伦环绕地球。于是西班牙人,于一五六五年,据菲律宾,建马尼剌。

一五七五和八〇年,两次到福建求通商,都为葡萄牙人所阻。然中国

商船,聚集于马尼剌的颇多。

荷兰人以一五八一年,叛西班牙自立。时西班牙王兼王葡萄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