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讥谑

石曼卿为集贤校理,微行倡馆。为不逞者所窘。曼卿醉与之校,为街司所录。曼卿

诡怪不羁,谓主者曰:“只乞就本厢科决,欲诘旦归馆供职。”厢帅不喻其谑,曰:

“此必三馆吏人也。”杖而遣之。

司马相如叙上林诸水曰:丹水、紫渊,灞、浐、泾、渭,“八川分流,相背而异

态”,“灏溔潢漾”,“东注太湖。”李善注:“太湖,所谓震泽。”按八水皆入大河,

如何得东注震泽?又白乐天《长恨歌》云:“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峨

嵋在嘉州,与幸蜀路全无交涉。杜甫《武侯庙柏》诗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

二千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乎?防风氏身广九亩,长三尺,姬室亩广六

尺,九亩乃五丈四尺,如此防风之身,乃一饼餤耳。此亦文章之病也。

库藏中物,物数足而名差互者,帐籍中谓之“色缴”。音叫。尝有一从官,知审官

西院,引见一武人,于格合迁官,其人自陈年六十,无材力,乞致仕,叙致谦厚,甚有

可观。主判攘手曰:“某年七十二,尚能拳欧数人。此辕门也,方六十歳,岂得遽自引

退!”京师人谓之“色缴”。

旧日官为中允者极少,唯老于幕官者。累资方至,故为之者多潦倒之人。近歳州县

官进用者,多除中允。遂有“冷中允”、“热中允”。又集贤院修撰,旧多以馆阁久次

者为之。近歳有自常官超授要任,未至从官者多除修撰。亦有“冷撰”、“热撰”。时

人谓“热中允不博冷修撰。”

梅询为翰林学士,一日,书诏颇多,属思甚苦,操觚循阶而行,忽见一老卒,卧于

日中,欠伸甚适。梅忽叹曰:“畅哉!”徐问之曰:“汝识字乎?”曰:“不识字。”

梅曰:“更快活也!”

有一南方禅到京师,衣间绯袈裟。主事僧素不识南宗体式,以为妖服,执归有司,

尹正见之,亦迟疑未能断。良久,喝出禅僧,以袈裟送报慈寺泥迦叶披之。人以谓此僧

未有见处,却是知府具一只眼。

士人应敌文章,多用他人议论,而非心得。时人为之语曰:“问即不会,用则不

错。”

张唐卿进士第一人及第,期集于兴国寺,题壁云:“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

凰池。”有人续其下云:“君看姚晔并梁固,不得朝官未可知。”后果终于京官。

信安、沧、景之间,多蚊虻。夏月,牛马皆以泥涂之,不尔多为蚊虻所毙。效行不

敢乘马,马为蚊虻所毒,则狂逸不可制。行人以独轮小车,马鞍蒙之以乘,谓之“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