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的。喜蕙说,公主每日清晨,必要冷水敷面才去见王后。苏后才知道,女儿是如何克制,如何心碎。
至于黎勋那边,苏后亦抱着一份愧疚疼惜之心。她知道,黎勋自请为公主随侍,便是放弃了在罗金的大好前程。用这种方式守卫着宫禁,守卫着公主。也同样令人感动于心。如果公主此行确为和亲,那么黎勋也就成了随嫁侍从。随嫁侍从不比送嫁礼官。送嫁礼官品级高,且和亲礼成,便可功成身退。回到本国,该怎样还怎样。随嫁侍从不过五品,要作为公主亲侍终身陪伴左右,且去往他国前途难料。黎勋如此,显然是为了公主而牺牲仕途。苏后心中也不无惋惜。
但转念一想,有谁会死心塌地守护公主一生,有谁会尽心竭力保全公主安全,他竟是不二之选。所以,苏后强忍遗憾之心,答应了黎勋的请命。
消息传到公主殿中,羽若终于明白,黎勋那句“永远陪伴”的承诺是何等郑重而坚决。长久以来的故作冷静终于崩裂,羽若爆发出一场声嘶力竭的大哭。哭了个死去活来,天昏地暗。哭得皇后、众妃一起陪泪,哭得世子重钦惊吓不已,哭得宫婢仆从惶恐不安,哭得后宫愁云惨雾。哭得震动前朝文武大臣,哭得听闻此事的黎勋痛不欲生。
皇后在这场陪泪中,终于明白自己的无能为力。她将心爱的女儿搂在怀里,说:“羽若,你哭吧!离了罗金,怕你连这般无所顾忌地哭都不能够了。”大臣们虽也心情沉痛,却也明白,事无转圜。何况王上还在敌国,没有任何斡旋的余地。
当晚,羽若大病,高烧不退。王后衣不解带地照顾左右。本以为,羽若这一病,必会耽误行程。到时候,如何向赤狄交代?突生大病,对方能否信服?滞留敌国的罗金王又如何自处?前朝后宫无不忧心忡忡。可羽若第二天从高热中清醒后,却表现得极其坚强。一日三次服药,三餐用膳进补,十分安静配合。到底年轻,三天后,下地走动,恢复了八九成。于是行期未改,很快到了离别的日子。
这一天,羽若早早起床梳洗穿戴。去拜别王后。王后挽着羽若的手,絮絮叮咛。一直送到宫门口,又驾凤撵,送到城郊。这一路上,殷殷之情都化作句句嘱托。要保重身子,要谨言慎行,要顾全大局,要懂得逢迎……只盼望能一路平安见到父王,能顺利完婚嫁入狄族,能步步为营得到宠爱,能早早生子有个依靠。苏后说:“后宫岁月,谁没有几番挣扎苦痛,谁又能常保荣宠一身,你需看淡,切莫一味争强。况且你又年轻,熬个三年五载,有了子女傍身,也就有了盼头了。”
羽若明白,这是母亲对女儿最温情贴心的嘱托。可直觉告诉她,前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