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诚恳的说道:“多谢老师的栽培。”
曹腾在背后轻轻的咳了一声。
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他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帝渐渐讨厌起他来。再加上灵帝身边的宦官也对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灵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目无皇上,骄傲自大,早晚会有谋反的可能,蔡邕现在的处境可谓是相当不妙。
蔡邕看了曹腾一眼,自然知道他内心的是怎么想的,他微微一笑,走开了。
曹腾低声简单的对交代了一下蔡邕的情形,叮嘱曹操在这朝堂之上尽量少说话,多听。曹操点头称是。
按照一般的规矩,皇帝一般在五更上朝,也就是早晨五点到七点之间。然而曹操等了不知道过了多久还没有见到皇帝的影子。看来这是一个贪睡的皇上。太阳升起老高了,这才从大殿之内传来太监尖锐的声音:“恭迎皇上上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曹操跟在队伍的最后面,低头弯腰走进了大殿。
一名太监搀扶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走了出来,那人身穿龙袍,面色苍白,想必是沉迷酒色所致。他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坐到了龙椅之上。
这便是汉灵帝刘宏了。
前任皇帝汉桓帝没有儿子,当时的窦皇后和她父亲窦武(窦武一代名将,大破北匈奴,立下赫赫军功)商量,立河间王刘开12岁的曾孙刘宏为皇帝,于公元168年即位,尊窦皇后为皇太后,拜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尉,李膺、杜密等著名党人又重新回来,参预朝政,天下人都希望汉朝从此能够中兴。
然而窦太后在宫中,身边尽是宦官曹节、王甫等人,把他们都当作亲信。陈蕃、窦武要求窦太后消灭宦官,但窦太后下不了这个决心。曹节、王甫等人得知陈蕃、窦武的打算,先下手为强,拿得节杖把陈蕃逮捕并当即杀死。又派兵围攻窦武,窦武自杀。然后,他们进了长乐宫,逼窦太后交出玉玺,把她关在南宫。陈蕃、窦武两家的亲戚、门人全都被杀害,李膺、杜密等又被削职为民。
第二年即公元169年,侯览、曹节等又指使心腹上奏章,说党人毁谤朝廷,企图造反,要汉灵帝下诏书逮捕。汉灵帝当时只有14岁,全受宦官的摆弄,于是,下诏逮捕党人。李膺、杜密、范谤自知逃脱不掉,更不想牵连别人,都主动见官,死在狱中。和李膺他们一起被害的有100多人,因连及而被杀、流徒、囚禁者达六七百人。公元171年,汉灵帝大赦天下,但唯有党人一个不赦。到公元176年,汉灵帝在宦官的挟制下,又命令凡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