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得天下山水之独厚,刘庄占西湖风光之灵秀。
这句话流传已久,盛名一时。昔日的刘庄,便是今日的杭州西湖国宾馆。
她坐落在西湖的西面,三面临湖,一面靠山,庭园面积三十六万平方米,始建于十九世纪后期。一百多年来,她以环境优美,景色崎丽,建筑精巧,陈设典雅而冠居“西湖第一名园。”
今日宾馆的园林布局和房屋建筑,是著名园林专家、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在五十年代重新设计的。在秀丽的山色背景中,在潋滟水光的映照下,掩映在红花绿树丛中,亭台楼阁,小桥水榭,曲廊修竹,古树怪石,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作为宾馆庭园组成部分的丁家山自然山色与人文景观俱全,林木茂盛,百鸟争鸣,潜岩下清泉涓涓,山顶上露石皆景,钱塘二十四景之一的“蕉石鸣琴”完好无损,康有为、吴昌硕诸多手提石刻依然如故。山间亭亭相连,其中一座舫亭,曾是当年主席起草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以后,凭借着优雅的环境、丰富的人文景点、独具匠心的园林以及高品位的居室,使她一跃成为接待国家元首的国宾馆。曾被第一代领导人视作第二故乡而长期驻留,也曾代表浙江人民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以及四方贵客,深受各方赞誉的同时也为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二十一世纪初,国宾馆在重新装修后,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众人眼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露出了美丽的真容。
此时此刻,绿荫环抱间,国宾馆古朴庄严的大门前,黄尚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时不时又抬头看向夜幕中霓虹灯映染下五光十色的门前大道。
“七少,您还是到大厅里坐等吧,这里有我呢!”侍立一旁的酒店经理看了着急,挺着颤颤而动的大肚子凑上前一脸讨好地说道,谄媚中竟透出了几分真诚。
黄家七少的名声相对于他那些锋芒毕露风光无限的哥哥姐姐们那差的不是一点两点,简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见多识广的刘经理也是在不久前才知晓了这位一直窝在客房内当全职宅男的年轻人竟然有这么一个显赫的身份。出于职业需求,刘经理当天便抽空去登门拜访,可没料想这个外表瘦弱不堪风吹即倒的富家公子竟会是深藏不露的高手,以他见人无数的毒辣眼光都看不出这个年轻人的深浅,刘经理猛地收回了心中的轻蔑和不屑,再也不敢小觑这个看似孱弱的二世祖。此后一有空他便登门请教,虽然常常连门都敲不开,但只要抓住了时机,黄尚碍于面子多多少少会有所指教,刘经理也是受益匪浅。于是乎,对于眼前这个愈加深不可测的小老师,刘经理心中的敬意也是与日俱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