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刘备投靠了公孙瓒,但在事实上,公孙瓒一直对刘备有所提防。
作为同窗,刘备当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浮华之气,公孙瓒并不是非常的喜欢,同时也不甚看重。可在刘备投靠他以后,公孙瓒发现,这个昔日的同窗,然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不堪。相反,刘备颇有才华,在军事上略差于公孙瓒,可在待人接物,还有使用人的方面,刘备的能力远超过公孙瓒,使得公孙瓒的手下,都说刘备好。
越是这样,公孙瓒就越是不放心。
故而在杀了张纯,向朝廷表奏功绩的时候,原本应该在三甲之内的刘备,和同样战功卓著的关张二人,都没有出现在功劳簿上。用公孙瓒的话说,刘备如今还背着反贼的头衔,若不能将这头衔给清洗了,他公孙瓒又怎么敢为他向朝廷请功?
刘备是聪明人,怎猜不出,公孙瓒对他生出了提防?
有心投靠刘虞,但他身上的罪名未得清洗,又如何去投靠?
杀了张纯,向朝廷表奏功绩的时候,原本应该在三甲之内的刘备,和同样战功卓著的关张二人,都没有出现在功劳簿上。
刘备原本还指望老师卢植能帮忙。
可现在,卢植失去了权势。
刘备的希望破灭了……
他感到,自己的前途,已经是一片黑暗。幸好公孙瓒还没有做的太绝,在得了奋武将军的头衔之后,把刘关张三兄弟。还有他地部属一起都扔到了平原县。做了当地地小吏。那平原令,原本也是公孙瓒的人,自然能明白自家主公的意图是什么。
平原。地处四战之地,位于冀州和青州之间。(其实演义是说错了的,平原是在高唐上一点点,而高唐就挨着黄河的,在黄河北方,而泰山就在黄河南方不远处,位于高唐东南方向。)
土地贫瘠,甚至比不得安喜县,刘玄德等人被扔到这里,又有人监视,打压。日子过地好生憋屈。昔日追随他们的人,一个个都走了,让刘备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绝望。
也就是在这时候,许攸途径平原,于无意中结识了刘备。
这无异于又给了刘备一个希望,袁家家大业大,又是四世三公,门生布于天下,到时候真的如果有心···,那可是容易多了。
但直到刘备到了高邑后。许攸才说出了他的计划。
一开始,刘备是坚决不同意
但许攸的一席话,却让他意动:玄德有大才,被宵小陷害。才落得今日的局面。如今,薰家子深得圣眷。只要皇上在一日,你就难以洗脱身上地罪名。主上昏庸,奸妄当道,玄德正应随天下正义之人,斩除奸妄,行伊尹、霍光之举,另立新君,重振我大汉江山社稷……除非,玄德愿意重回平原,做那一辈子见不得光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