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南方的某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
小山村地处偏僻,群山环绕,阡陌交通,绿树成荫,红砖房和土砖屋交错其间。
村口处一条无名小河,蜿蜒流长。
河水清澈,碧波荡漾,与浅处可看见在水底河草间游动的小鱼和蟹虾。
河上横跨一座石拱桥,从远处看就如一把打开了一小半的扇子,又如一道彩虹悬挂在河上。水光景色,清心怡人。
碧波粼粼,彩虹依依,一座“虹桥”,贯南通北。
“虹桥”给南来北往的人民提供了很多方便,村子也因此变成一个小型的交通要塞,过客来往,也给整个村子灌注了无限生机。村子也因这座石桥,而名为“虹桥村”。
夏日慢慢褪去了它艳丽的妆饰,变得暗淡。傍晚时分,日渐西沉,河水潺潺,夕阳红光,偶有清风轻拂,垂柳迎风摇曳。
蝉鸣渐歇,此时的小河反而变得热闹。小孩大人,或拉班结队,或三五成群,勾肩搭背,嬉闹攀谈,一路迤逦,慢慢走来。
夏日炎炎,对于农村的大人小孩们来说,最舒服的事情,莫过于在到村口小河里泡澡。一则洗去身上污垢,二则给太阳烘焙的火热的身子降降温,让那被太阳煎熬的火热的心得到滋润,让原本烦躁的心情,复为平静。
陈乐十岁出头,脸色黑中带黄,两颊深陷,颧骨突出,是一个长得并不怎么好看,干瘦矮小的小孩。
此时他正打着狗刨,向人群稀少处游去。渐游渐远,直到远离了热闹的人群,传入耳中的喧闹戏笑声变得十分弱小时,才慢慢的缓了下来。
陈乐因营养不良,又缺少运动,身体本来就不怎么好。枯瘦如柴的手脚,又怎么经得起这么长时间折腾。
在相当一段时间的运动下,他的手脚已有些乏力了。为了节省力气,他换了一种游法。
他把身子仰躺在水上,全身放松,让身子浮在水面上,让缓缓的河流,慢慢得推着他的身子向前飘去。
每当身子要沉下去时,他就用双脚轻轻抖动一下,双手轻轻的划一下水,这样慢慢下沉的身子就又会浮起来……。
这是一处十分僻静的河段,宽阔的河面上,只有陈乐一个人,显得无比的宽畅和宁静。
两岸柳树成荫,对岸的田旁小道上,时不时走过一些扛着农具,农作归来的人们。有时之间会遥声打个招呼,在这个宁静的傍晚里,显得特别的亲切……。
陈乐今天很不高兴。上午上地理课时,他因找不到地理书,自言自语说了一句“我的地理书哪去了”,被刚刚站到讲台老师听到了。老师毫不留情的罚他在外面站了一节课时间。
当时教室里一片肃静,可以用鸦雀无声来形容。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