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回被傲慢秦桓公起战心话说那秦桓公见史颗回去,听史颗禀报了和晋国订约受辱的整个过程,大感愤懑,只得强自压抑,不由得暗暗冷笑道:“寡人就说了么,中原诸国素来自持正宗瞧不起我大秦,要想让这帮子家伙尊重,单靠向他们示好是不行的,唯一有效的办法便是拳头,把他们一个个全部都打败了,他才会重视你!好歹这晋厉公还是识相的,嗨!不和他们一般见识了!”
话音未落,却见门外子车慢行匆匆走来,对着秦桓公拱手道:“报告主公,那齐国、鲁国等国回去以后不说他们无礼,反而倒打一耙,说我们在宴席之上傲慢无礼,不敬诸侯,还说什么一定要联合起来,一致对外,要杀一杀我们的气焰!特别是那齐国国君,不但暗中向义渠国出售弓箭等兵器,还把大荔国的国君召了过去,说什么支持大荔国独立!”
诸位说了,这义渠国和大荔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这件事还得从秦繆公之时由余伐西戎说起。
想当年那由余为大秦国讨伐西戎,扩地千里,一连降服十几个国家。这十几个国家之中便有这义渠国和大荔国。这义渠国位于秦国的西边,被大秦国征服以后,便降了大秦国。但投降是投降了,毕竟十个指头不一般长,有的人是死心塌地的归了大秦,有的人却在蠢蠢欲动,等待机会,再从大秦脱离出去。这大荔国乃是位于秦国和晋国中间的一个小国,因此国之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记,我们在先前书中对它也没有过多叙及,但此国虽小却对秦国有着重大的影响,以后我们还会对这个国家再做介绍,这里不啰嗦。这大荔国乃是羌族的分支,早在商周时期,大荔为古芮国及同国所在地,春秋时少数民族沿洛河进入此地建立大荔戎国。大荔国位于秦晋之间,地不过一县,人不过数万,却在强大的秦晋之间屹立了七百多年,可见其深谙小国的生存之道。大荔位于强国之间,只能采取骑墙政策,秦晋二国,谁强附谁。秦国称霸西戎,晋国国力衰落,大荔国在由余讨伐西戎后,未经秦国主动征讨,便归附了秦国。秦穆公、秦康公时,秦国国力空前,大荔国并无二心,到得秦桓公时,秦、晋交战,晋国获胜,这大荔国又有一些人开始骚动起来。其中一人,尤其闹得厉害,此人姓哒名濑,乃是国君哒珐的族弟。此人也没啥大本事,但却有一张利嘴,善于蛊惑人心,一时间大荔国内人心不稳起来。
国君哒珐毕竟考虑长远,不想和他一起闹事,便约了秦国出兵,要来把他拿了,但此人却甚是滑溜,在晋国暗中帮助之下,逃出了大荔国。
此人逃出大荔国后,便频频往来于东方强国之间,挟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